苗山镇小后坡村
小后坡村位于莱城东北17公里,镇驻地3公里处。辛泰铁路南侧,205国道从村西经过。村南为夹岭,村西隔205国道与大后坡相望,村北隔辛泰铁路与干桥村接壤,村东与小漫子村相邻。全村现有56户,全姓魏,206口人,耕地152亩。
清乾隆年间,魏姓由辛庄芦城迁此,给南苗山看护墓地,后在此定居。因在夹岭背坡,人称“后坡”,又因重名,冠之以“小”字,故称“小后坡”。
小后坡村,自民国初年始,虽历经沿革,除少数年份外,均隶属苗山(区、公社、办事处、镇)。
建国前,村民大都是南苗山地主的佃农,不少人活活累死,有的外出讨荒,后来参加了革命。由于上不起学,全村无一人识字,逢年过节桌上供奉的祖辈牌位都要到邻村找人写,而且还常放错位置,传为笑话。
建国后,小后坡与大后坡为一个大队。文革初,小后坡成为一个独立的大队,有了自己的村支部。
村西原有一段长300米,高十几米的黄土岭,村民外出极不方便。1970年修公路,1973年修铁路时,土岭用去了大半,如今只剩下十几米长,其上挖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洞,人民公社时期用来储存地瓜,如今早已费弃不用。
村东有一土包,部队驻村时想借此修猪舍,不料拨开土层,却是一块圆形花岗石,人称“馍馍石”,村西北正巧也有一块圆形石头,半掩在沙层中,因两块石头距村近,质地坚硬,有人想劈成石料盖房,后都因出了事故,只好作罢。有人便说,村子地下有一条龙,龙首在村南馍馍石下,龙尾在村北巨石内,这是村里风水,动不得,从此再也没人敢打这两块石头的主意了。
小后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拥军的热情。村里人口不多,战争年代参军保家卫国的就有6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人。村中有3位烈士,魏书业、魏书贤、魏绍东。魏书贤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时任连长。如今这些烈士的英名都铭刻在莱芜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上,以供后人缅怀解放后参军的有20多人,其中一名成为特警队员,现为营长。
人民公社时期,村里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修建了一批基础工程,为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1975年在村北岭上,挖水池一眼,建扬水塔一座,修暗渠100多米,平整土地十多亩。1976年完成续建工程,使蓄水量成倍增加。同年全村通电,随后几年又先后完成几个小拦河坝的建设。这些水池和大坝,是全村水浇地的主要水源。平整的土地是全村主要的粮田。养猪、养羊、养狐等养殖业也发展起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80年,村集体购进第一台十七英寸黑白电视机,1983年黑白电视机走进农家。1995年,家家看上了彩电。2001年成为电话村。1977年第一辆自行车进村,1990年摩托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村里原有三口井,村民从井中挑水吃。遇到早年闹水荒,吃水比吃油还难。1989年,家家户户打了压水井,1997年,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修水池、埋水管,把山泉水引到了家中。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小后坡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