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3:32

地名由来: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且其为镇政府驻地,故名西递镇。

西递

西递

西递

西递

西递

2020年4月,西递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6年11月,西递镇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西递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0年3月,西递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西递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5年10月,西递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西递镇原名东源乡,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1998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递镇。西递镇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黄公路从西递通过,是黟县通往黄山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小城镇建设:西递镇从1998年建镇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1999年,该镇制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申报列入全市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2001年初,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00个中心建制镇。全镇电话装机数量938部,镇区自来水普及率100%,生活用燃气普及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99%,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文化教育:西递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小学教学点4个,教师61人,在校学生11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主导产业:农业作为该镇的基础产业,主要以水稻、油菜、茶叶、蚕桑为主。2002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9957亩,水稻播种面积3624亩,总产1348吨;油菜播种面积3126亩。近年来,西递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在该镇农业生产上占主导地位。2002年,蚕茧总产量345吨,直接收入3450万元。

旅游业是西递镇的支柱产业。 自1986年以来,西递村依托独特,珍贵的古民居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尤其近几年,西递在海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成功接待了-,-,-,-,印共总-,泰国王储等一大批中外党和国家领导人。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据统计,1996年-2002年,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30%以上,2002年,游客量达50万人次,门票收入1500万元。

西递

西递位于皖南徽州黟县(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黟县原属古徽州,西递地处徽州府西部,因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宏村位于黟县城北10公里处,始建

敬爱堂

位于西递村一座胡氏宗祠,粗犷古朴,宏伟肃穆,诉说着当年的历史与荣耀。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清重建扩建为宗祠,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溪水绕此堂流过

追慕堂

追慕堂,建于清朝甲寅年间(公元1794年)为明经胡氏廿四世祖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堂内有李世民的功臣画像和供奉着李世民塑像。追慕堂是西递胡氏祭拜

膺福堂

膺福堂位于安徽黟县西递村,建于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经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经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胡尚熷是胡贯三的长子

瑞玉庭

瑞玉庭始建清咸丰年间(1853年),至今已有约140多年历史。原主人家出生于徽商名门,建筑集中体现其经营思想和思想觉悟:门罩上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着“富、贵”二字,院落右墙角上石雕的“履道含

履福堂

履福堂兴建于清康熙年里(公年1684年),至今已有320很多年的历史,是明经胡氏26世祖胡积堂的故宅。履福堂为前后两进背向三间三楼构造,客厅摆放别具一格,看起来十分古香古色。后厅的露台中有一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1956年4月,设立东源乡;1961年4月成立东源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设东源乡;1998年撤销东源乡,设立西递镇,沿用至今。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