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西路街道
地名由来:因辖区有主街中山西路而得名。
2019年12月,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名单公布,中山西路街道榜上有名。
中山西路街道位于宝鸡市商业繁华区,辖3个社区、2个行政村。
沿革
1953年设中山西路街公所,1956年改称中山西路街道,1962年改为金台区城市公社西大街分社,1967年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1968年撤销街道,改设居民服务点。1971年改设解放西路城市公社,1980年复名解放西路街道。1986年随街道名称的更改,又名中山西路街道。1996年,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西门口、狄家坡、南城巷、北城巷、胜利路、新维巷、东门口、长青路、石窑坡、大通路10个居委会和6个家委会。2002年,辖东门口、新维巷、长青路、北城巷、东南城巷、石窑坡6个社区,长青、胜利2个行政村。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代码:610303003~001 111东门口社区
~002 111新维巷社区
~005 111南门口社区
~200 112长青村
~201 220胜利村
辖东门口、新维巷、长青路、北城巷、东南城巷、石窑坡等6个社区居委会,长青、胜利等2个村委会。
中山西路东连中山东路(解放前合称中山大街),西至西门口,南依陇海铁路,北至北山坡与长寿乡胜利村相接。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5公里,面积0.75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中山西路南侧176号。辖西门口、狄家坡、南城巷、北城巷、胜利路、新维巷、东门口、长青路、石窑坡、大通路等10个居民委员会,6个家属委员会,96个居民小组。居民5144户,18005人,其中回、蒙、满、苗、藏、土少数民族467人。
中山西路所辖地区,是自隋唐以来宝鸡县历代治所驻地,为宝鸡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1949年7月解放后,属县城区。1953年成立中山西路街公所,归第一区辖属。1954年街公所改为居民委员会,1956年5月又将居民委员会改称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1959年与狄家坡街道办事处合并,改名西大街街道办事处。1962年6月更名为金台区城市人民公社西大街分社,1967年“0”中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办事处。1968年10月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解放西路居民服务点。1971年3月改设解放西路城市人民公社。1980年11月复名解放西路街道办事处。1986年随街道名称的更改,名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
辖区内有大小街巷17条,中山西路为主干街道,也是宝鸡历代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解放前为砂石路面,1954年后,相继改为水泥、沥青路面。现为宝鸡市市区商业繁华街道之一。引渭路、陵原路、长青路与中山西路并行东西横贯,引渭渠沿境北穿过。八角寺一带北坡退耕还林后,为山城人民又增一观赏游息胜地。
现境内驻有铁道部第一设计院第四勘测总队,宝鸡市经济委员会、宝鸡市总工会、宝鸡市财政局、物资局、-、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金台区人民武装部、宝鸡市印刷厂、西府宾馆、旅游华侨商店等党、政、军、企事业单位100多个。文化教育卫生单位有解放电影院、文化活动站各一所,中等学校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其中西街小学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距今已80余年,为宝鸡市区建校历史最早的学校。卫生单位有区属中山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各1所。1987年街道办事处先后成立综合信息服务站、中山西路财政所、中山西路老年体协等机构,经常开展商业、财务、老年体育等活动。
街道办事处有街道企业新能源电源厂、工艺美术厂、文化用品厂、革新木器厂、振兴鞋帽厂、新风食品厂、西街福利厂、箩笼厂、制花组等17个,从业人员400余人,年总产值202.9万元,其中新能源电源厂生产的“少维护GT型硅胶蓄电池”曾获宝鸡市优秀新产品奖及陕西省科技二等奖,并列入“星火计划”。新兴鞋帽厂生产的男式布鞋曾获陕西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称号。另有区属商业、服务网点10余个,从业人员60余人,年营业额140多万元。
境内昔有隋大业年间所建宝鸡古城墙及神武庙、城隍庙、火神庙、五圣宫、祖神庙、三宫殿、救苦庙、望蜀楼等庙宇和古建筑遗址多处。但这些古遗址现多已湮没。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属县城区。
1953年,成立中山西路街公所,归第一区辖属。
1954年5月,街公所改为社区。
1956年5月,改称中山西路街道。
1959年6月,与狄家坡街道合并,改名西大街街道。
1962年6月,更名为金台区城市公社西大街分社。
1967年3月,改名为解放西路街道。
1968年10月,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解放西路居民服务点。
1971年3月,改设解放西路城市公社。
1980年11月,复名解放西路街道。
1986年9月,改为中山西路街道。
2000年末,辖10个社区、7个家属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