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屯镇绒泥村
一、地理区位
绒泥村位于郑屯镇南部,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布依等民族北与兴义市鲁屯镇接壤,西、西北接郑屯镇郑屯村、前丰村,西南、南临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郑屯镇大菁村、岩峰村,东临郑屯镇民族村。
二、自然环境
绒泥村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50米,绒泥村地形北部较高,南部较低,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年均气温16~18℃,极端最高温度31.3℃,极端最低温度-4.9℃,一月平均温度4.6℃,七月均温26.8℃,温差变化小,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1400㎜,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6、7这4个月,全年无霜期达325天。
三、交通条件
绒泥村交通网络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南昆铁路与国道324线平行穿过本村。其中南昆铁路是本村主要的铁路货运线,国道324线是本村主要的对外交通主干线。村内还将新建连接大菁村与楼纳的通乡油路。
四、行政区划
绒泥村辖15个村名小组,1047户,4045人。于2007年村级整合时有原绒泥村和团结村组合而成。
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绒泥村现有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400亩,林地面积13310亩。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早熟蔬菜以冬春小白菜、小瓜等为主。自然林地主要以柏树林、杉树林为主,经果林以梨树林、桃树林为主。
六、优势条件
1.绒泥村拥有大量的自然生态林,良好的资源条件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2.绒泥村对外交通条件较好,南昆铁路、324国道平行穿过本村,良好的交通条件优势是绒泥村发展现代产业,融入区域发展的基础。
3.绒泥村具有浓郁的农村文化,其一脉相承的家族血缘关系、邻里文化、传统习俗以及民族风俗是“农村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七、村域规划
1.整体定位:以发展规模化农业为主导的特色型村庄。
2.发展思路:绒泥村利用区位及交通优势,积极生产为城镇配套的蔬菜、花卉、禽畜等农副产品。
八、不利因素
1.耕地较少,山地多,农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2.农村农业的发展长期缺少技术的指导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人口总数:4045人 农业人口:3546人 非农业人口:499人
--行政区面积:2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发展才是硬道理
--所辖村:15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689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铁合金,砂石,黄花梨,早熟蔬菜,腊肉、香肠等制品 名特产品:黄花梨 办公所在地:绒泥村村委会
--自然条件:绒泥村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50米,绒泥村地形北部较高,南部较低,北部平坦,南部多山。 资源:石灰石,砂石,
绒泥村附近有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阿妹戚托小镇、义龙山地旅游运动休闲博览园、放马坪高原草场、双乳峰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晴隆绿茶、兴仁薏米仁、普安红茶、册亨茶油、顶坛花椒等特产,有册亨布依戏、布依族勒尤、瓦戛高台狮灯、布依族查白歌节、贞丰皮纸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