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地名由来:石壁镇辖客家祖地石碧村,唐代取如石壁一样坚硬不可欺之意得名。

宁化客家祖地

2021年5月,石壁镇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石壁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2月,石壁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石壁镇地处宁化县西部,距县城17公里,古称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壁。全镇区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9万亩,林地面积14.87万亩;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66人,镇政府驻禾口村。

石壁镇是闻名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所在地。199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1届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来自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百万客家人先后前来寻根谒祖、观光旅游。

石壁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古迹建筑总数达106处,以清中期建筑为主,主要包括寨堡关隘、桥梁路亭、宗祠宫庙、香火祖厅、民居建筑等,其中又以宗祠、香火厅及古民居数量最多、最具特色,是客家传统聚居村镇的典型。

石壁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20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其中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在册烈士1268人, 被誉为苏区“乌克兰”,是中央苏区100个重点乡镇之一,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石壁镇也是谷文昌、张仁和等时代先锋工作战斗过的地方。2015年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市政协等10余个单位先后组织领导班子到隆陂水库谷文昌纪念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石壁镇是山区农业大镇。2015年,种植烤烟1.46万亩,收购2.78万担,产值4792万元,是优质烟叶“翠碧一号”的发源地;种植粮食4.29万亩,粮食产量1.48万吨,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和银鹭集团原料供应基地之一。

石壁镇是闽赣边贸重镇。西与江西石城交界,省道307线贯穿全镇,泉南高速在此设立互通口和省际收费站。正在建设的纵八线公路涉及红旗、陂下、溪背3个村,兴泉铁路涉及刘村、官坑等8个村。

宁化客家祖地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总家庙、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朝圣中心。1992年在以姚美良等为代表的海内外客家后裔的提议和县政府的重视下,动工兴建客家公祠,总投资890万元,面积1.2万

禾口区扩红指挥部旧址

禾口区扩红指挥部旧址董氏民宅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五组下八社自然村(镇集镇所在地)。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更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中央多次要求各地猛烈扩

石壁红军烈士纪念碑

石壁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干山排,一条小路从纪念碑前经过,与石壁烈士陵园路相接,省道307线从北侧约350米处经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壁优秀儿女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人民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由张氏家庙(下祠)、三圣庙、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组成。1929年,石碧村建立党小组,村民纷纷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

红军桥遗址

红军桥遗址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五组,系县道石(壁)淮(土)线南北横跨禾口溪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县禾口区(今宁化县石壁镇)是宁化县最早建立的苏区之一,一直有中央和地方红军驻防。193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位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伍家屋自然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石壁立新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香火厅外墙壁书写1条红军标语,内容为“土豪的谷子不要钱发给贫农”,目前保存

历史沿革:

隋代称玉屏,唐中叶更名石壁。

宋、元属桂枝乡,明、清属龙上下里。

民国设禾口乡、石壁乡。

解放初期属宁化县二区,1958年成立禾口公社,1984年复名禾口乡,1993年11月撤乡设石壁镇。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