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坝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2:06

地名由来:因当地雷姓村民较多,且当地地势平坦,故而得名雷坝镇。

雷坝乡位于县南部,总面积103.72平方公里,耕地1.74万亩,总人口9354人,有行政村16个,机关驻地雷家坝(北纬33°47′,东经105°02′),距县城60公里。

两汉时属武都郡之武都县辖地,宋属大潭县,明为大潭里,1941年始置大潭乡,1950年为大潭区雷坝乡,1958年为大潭人民公社,1961年改称雷坝公社,1983年恢复雷坝乡建制。

境内气候炎热,山岭植被稀少,西汉水、清水江、野马河分别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流来,汇于雷坝,向东流去,将全乡切割成四块,形成四道大梁,与西和县交界处的香山海拔2532米,山顶建有寺院,为陇南名胜,江大公路沿西汉水贯穿南北。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1990年粮食年总产2113.21吨,工农业总产值160.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元,特产花椒。该乡鱼池村所产石榴,个大味甘,色泽红润,在附近享有盛名。

有中学1所,小学30所,在校师生1300余人。乡有卫生院,村有医疗站。

有集贸市场,二、五、八的集日,集市贸易活跃。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设武都郡嘉陵道。

南北朝时,设潭水郡、潭水县。

隋、唐时,设潭水县。

五代十国时,设大潭镇。

宋时,设大潭县。

明、清朝时期,为大潭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礼县第三区雷坝村、坪头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属左三里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始置大潭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2月,设礼南区。

1949年11月,设大潭区和清江、坪头2乡。

1952年7月,大潭区改为礼县第十三区。

1958年9月,成立清江、坪头、麒麟3大队,属大潭公社。

1961年8月,大潭公社改为大潭区,清江、坪头、麒麟3大队组成雷坝公社。

1966年1月,撤销大潭区,坪头公社并入雷坝公社。

1983年12月,雷坝公社改雷坝乡。

2014年,雷坝乡撤乡设镇,改为雷坝镇。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