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镇
地名由来:三国时,蜀丞相蒋琬家族集居于此,亦农亦商,俨然街市,故名“蒋市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雅化命名为井字公社,后改为井字镇。
2022年4月,井字镇被入选为2021届娄底市文明村镇。
井字镇,相传三国时,蜀丞相蒋琬家族集居于此,亦农亦商,俨然街市,故名蒋市,是县内最早的墟场之一。位于双峰县境东部,涓水源头,东界湘潭县、南靠本县荷叶镇、西连沙塘乡、北毗湘乡市,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现辖36个村、1个居委会,339个村民小组。有水田1444公顷,旱土205公顷,水域382公顷,山地4217公顷,总人口33911人。
井字镇境内群山逶迤,地势险要,东部铜梁大山为双峰县与湘潭县天然分界线,主峰灵应峰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755.1米,为县内第二高峰;西北有白石峰和黄巢山,两峰夹峙,县道梓荷公路经黄巢山关隘穿过,是湘中湘西通往南岳的咽喉,黄巢起义军曾凭天险屯兵于此。境内林木、矿藏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产销量大。 建镇以来,井字镇党委、政府围绕""立足本镇、种养起家、工农联动、依法治镇、科技兴镇""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农业迈出大步。10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50万元,修建高标准渠道15公里,整修山塘2662口,维修水库、河坝、电排38处,保障了农业旱涝保收。近4年来,对增峰、乔木等16个省、市、县级贫困村实行开发扶贫,开发建成了千亩药材基地、万只草食动物基地,经果林、油茶林、鲜鱼、瘦肉型猪、优质稻、蔬菜、丰产楠竹林等基地均已初成规模。
工业不断壮大。全镇现有个体、股份制企业580家,企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机筛、皮件、花岗岩装饰板材成为地方拳头产品,特别是白碧机筛厂和汽车皮件厂产销两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大突破。井字小城镇改造了老街,配套了城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500门,村电话开通率超过80%,电视差转台覆盖全镇,完成了""三五""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增变压器5台。1996年开始,全镇干群齐上阵,拓宽改造了梓荷公路井字段,同时投入资金32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72.8公里,使散布在山坡山沟的村子都通了公路。
各项事业同步发展。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o;财税工作跨人了全县先进行列;教育实现了""双基""达标,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验收;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被誉为""民乐之乡""。
蒋琬(168—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 蒋琬详细信息++
蔡和森、蔡畅故居
蔡和森、蔡畅故居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位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东经112°24′54.4″,北纬27°25′43.6″,建于清朝末年,砖木结构,总面积550余平方米。是蔡和森、蔡畅同
历史沿革:
清代,属湘乡县万全乡兴让八都和兴乐乡铜梁二十三都。
民国时期,属铜梁乡和第二区兴让乡的一部分。
1950年,属湘乡县第二区兴让乡及第三区铜梁乡。
同年,属湘乡县第三区的约溪、白碧、长塘、蒋市、花桥、大埠、万里7乡。
1952年,分属双峰县第五区的白碧、石塘、石泉、洪山、长湾、约溪、长塘、蒋市、万里、黄巢、大埠、石柱、花桥、同福、同丰、同乐、松柏、坪石18乡。
1953年,分属第五区的白碧、约溪、洪泉、长塘、蒋市、大埠、石柱、花桥、同乐、万里、松庄11乡。
1957年,属荷叶办事处的蒋市乡和白碧乡。
1958年,为井字公社。
1961年,分属荷叶区的井字、万里、白碧3公社。
1968年,复为井字公社。
1969年,属荷叶区的井字、白碧2公社。
1984年,井字公社改镇,白碧公社改乡。
1989年2月,白碧乡并入井字镇,属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