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庙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9:45

地名由来:此处指据《清江县志》记载,因古时有一座古庙叫“刘公祠”,俗称“刘公庙”,为纪念元末护国安民的杜塘名将刘天佑而建造,名称由此而来。

2013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刘公庙镇第六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刘公庙镇地处樟树市西北部,与高安市接壤,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67个村小组,全镇人口1891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10人,耕地面积43815亩。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赣粤高速公路横穿南北,并设有下道口,省道樟高公路贯穿东西,现已有赣粤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江西顺裕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落户。2005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9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6元。

刘公庙镇属丘陵地带,境内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和花生生产为刘公庙镇传统产业,年产粮食3万吨,花生500万公斤。粮食和花生的丰产带动了刘公庙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现有加工户30家,500多人从事农产品流通、加工。

中药材和绿化苗木为刘公庙镇特色农业,中药材以吴茱萸、栀子、枳壳为主,种植面积达3000亩,绿化苗木以桂花、白玉兰、红山茶、枫树等树种为主,面积1000亩。

刘公庙镇境内有138座山塘水库,水域面积3370亩,形成了“水面养鱼、水边养鸭、岸上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养殖格局,每年可产鲜鱼3000吨,肉鸭100万羽,出栏生猪2万头。

刘公庙镇素有“挂面之乡”的美誉,家家户户都有手工扯面的技术和传统,手工扯面以长、细、精为特点,煮后不糊汤、味道好,深受欢迎,形成了“好口福”手工面品牌,远销南昌、广东等省市。

珠绣手工艺加工是刘公庙镇新兴起来的一大特色产业,现有2000在家农村妇女从业,平均每人每年可从中增收6000元,珠绣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创收1000万元以上。近年来,汽车运输业也异军突起,共有300余辆长途货运汽车经营于全国各地,每年可增收1500万元。

刘公庙镇有着深远的历史人文条件,刘公庙镇历来为天佑故里,境内的樊城堆遗址,历史悠久,为新石器晚期遗址,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前彭家古村

位于距樟树市区35公里的刘公庙镇杨家村委,是始建于清代初期的古村落,历代临清商帮源地的核心区域。该村为形式单一的彭氏村落,坐北朝南,现保存的古建筑绝大部分是名列临清商帮的彭氏族人所建。在古村

塔前彭氏宗祠

塔前彭家传统村落隶属于樟树市刘公庙镇,坐落在刘公庙镇以南,樟树市以西。清嘉庆二年修建祠堂门楼,至清道光元年始修建宗祠,并镌刻有碑刻记载。该村距明清时期赣江中游的政治中心,临江府相距仅10公里

历史沿革:

古属修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大有乡。

1949年为第三区的大公、滁山、大平、雌溪、南保、大路、大塘、小烈乡。

1951年3月,清江县大有乡傅家渡傅家划归高安县。

1956年撤区并为大平、小烈、大公乡。

1958年成立大公、三桥两个公社。

1983年以故地改名为刘公庙公社。

1984年改刘公庙乡。

2000年2月撤乡建镇,改称刘公庙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