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生态旅游区
地名由来:据民国《临朐续志》载:“一名七宝山,盖西南境之主山也,山势高大,北面排闼而立,状如屏,中峰高矗,耸然独尊。西闪大峪,三峰互接,南面巍峨,凝碧连天。”由是得嵩山之名。
2018年12月,山东省文明委推选嵩山生态旅游区为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2018年6月,嵩山生态旅游区荣获“2018年潍坊市森林镇”称号。
2016嵩山生态旅游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突破嵩山”战略,以建设“旅游名区、生态小镇”为目标,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景区建设、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有机林果四轮协同驱动,促进传统农业、林业向新型的生态观光农业、林业转变、“门票经济”向新型的旅游经济转变,单一的景点旅游向综合的全域旅游转变、功能单一的生活居住型城镇向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型城镇转变“四大转变”,高效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创建“无门票景区”为契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一是打造山东首家无门票景区。嵩山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全县第二大水库—嵩山水库,有山东海拔第一村—淹子岭村,有省级传统村落—北黄谷村,以及江北最大最美的水杉林区,但受个人经营、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影响,嵩山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制约了嵩山的长远发展。该区立足嵩山实际,取消了嵩山境内所有景区的门票,率先打造了全省第一家无门票景区。取消景区门票,虽然政府收入减少了,但是为嵩山聚集了人气,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现在每逢节假日,潍坊、东营、淄博、青岛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接待游客二十万余人次。
二是推动发展全域旅游。改变以往单一的景点旅游,坚持全景化打造、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依托嵩山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高效整合山、水、林、岭、村等旅游资源,在抓好嵩山寺核心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嵩山六条沟溜、各个村落的特色,按照“一溜一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有重点、有计划的打造和开发各条山溜及村落,突出抓好北黄谷传统村落、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龙虎山居—常家溜村等村落的开发推介,推动了嵩山向全域旅游发展。以发展农家乐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去年编制完成嵩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景区和旅游小镇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抓好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环湖路等3条全长近20公里的环山、环湖道路。30公里长的西部环山路,正在紧张施工,道路建成后将使西部环山路与东部环湖路、滨河路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闭合的嵩山旅游环线。投资300万元,新建2万平方米的镇区文化广场1个。加快嵩山旅游度假小镇建设步伐,一期工程——暖水河村安置楼建设项目,经过1年多的努力,项目全部竣工,6月29日,组织全村232户村民完成选房。二期—旅游度假公寓项目和商业街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镇区的生活居住条件。
二是完善景区及景点的设施配套。针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实际,抓好各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完善景区及景点旅游道路、停车场、洗手间、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配套,今年清理嵩山寺、崔木水杉林景区道路两侧杂草及卫生2.3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6000平方米。对嵩山寺上山石阶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厕所5处,观景小木屋2间,对部分景点进行了全面修缮。在景区周边栽植花卉10万株,在北黄谷村、常家溜等村设立了农事博物馆、绣楼咖啡室、茶室、学生实践和野外拓展基地等设施,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和硬件配套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今年该区把发展农家乐作为实现嵩山旅游大发展的突破口,制定“嵩山人家”农家乐发展意见,出台扶持政策,对农家乐经营户在证件办理、培训方面等给予扶持,对标准户给予3000元补贴。”从改厨改厕入手,狠抓饭菜质量和环境卫生,推进农家乐规范提升、抱团发展。不断探索“农家乐”旅游发展新模式,抓好果蔬采摘、山野运动、农业休闲、民俗体验旅游。能够同时满足1000名游客就餐和300名游客的住宿需求。
三、以发展蜜桃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挥嵩山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和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嵩山蜜桃等特色农业,全区蜜桃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佛手瓜发展到1万亩,山楂、芸豆、西红柿、紫薯等高山蔬菜发展到2万亩。设置蜜桃、蔬菜采摘园30多处,举办了“蜜桃姐姐”、“山杏妹妹”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采摘活动。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形成了“春赏花、夏摘菜、秋采果”的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今年,嵩山被评为“山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抓好荒山绿化,近年来,完成荒山绿化1万多亩,栽植黄栌、侧柏苗木13万株,栽植蜜桃50万株。按照“修一路、绿一片”的要求,让道路与绿化同时延伸,打造山区绿色通道,完成5条道路21公里的道路绿化,栽植垂柳1270株、国槐4000株、蜀桧1550株。结合新农村建设,以街道绿化、庭院绿化、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共完成四旁植树15万株,新增绿化模范村3个,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以“齐鲁嵩山”微信平台为载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一是抓好“齐鲁嵩山”微信平台运行。开通了嵩山生态旅游区官方网站和“齐鲁嵩山”微信平台,落实专人负责网站信息更新和“微信”发布工作,目前,已发布嵩山经济社会发展消息300余篇,社会反响强烈。利用微信平台举办了微信大赛、摄影大赛、嵩山诗词征文活动,扩大了嵩山知名度。
加强与报纸、电视台及网络媒体的联系,等多家媒体达成合作协议。青岛山哥俱乐部、中国户外探险联盟俱乐部等多家旅行社、俱乐部达成合作意向。目前,中央美院、东方文化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报、潍坊摄影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在嵩山生态旅游区设立了写生、摄影和户外活动基地。
三是推动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嵩山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搞好古村落、古遗迹、古树名木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风民俗的传承保护,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把乡村文化活动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相继举办了“美丽相约齐鲁嵩山”城市旅游小姐走进嵩山和“齐鲁嵩山”首届文化旅游节、“首届蜜桃采摘节”、“杏花节”、“桃花节”、“高山樱桃采摘节”、“山杏采摘节”等大型文艺演出,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