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集镇
地名由来:以行政区域驻地黄集而命名。
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县。登高远望,北见南阳卧龙岗,南见襄阳古隆中,这就是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的襄阳区黄集镇。该镇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南距襄樊33公里,北距河南邓州37公里,西至老河口53公里,东至新野县城47公里,素有襄樊北大门之称。全镇版图面积247平方公里,共辖35个村,3个街道居委会,2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城镇面积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含襄北农场、部队)2.3万人。境内驻有湖北省襄北监狱、解放军总后二基地教导大队、解放军装甲兵后方基地、武警四支队二大队、610研究所等7家县团级单位。
黄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是襄北交通枢纽。贯通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省的焦柳铁路及鄂豫两省交通大动脉——207国道樊魏段南北呈平行状横贯全镇。汉十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许樊高速公路分别呈东西和南北走向穿过黄集镇境内。黄老公路东西接通老河口市,在镇中心与焦柳铁路和樊魏公路构成“干”字交叉。镇内省二级汽车客运站与耿坡火车站为黄集的对外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客货交通条件。镇内村组之间全部铺通了沙石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发达的交通网络。
黄集地处南阳盆地南缘,地势东高西低,属亚热带季节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土肥水足物丰,盛产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十余种农作物,粮食总产量达97450吨。全镇有大小水库,堰塘水面3000多亩,总蓄水能力10120.4万立方米,鱼、虾、鳖、蟹、蛇等特种水产养殖发达;沿207国道樊魏段与省道黄老路两条林果经济带已形成规模,4000亩金藤葡萄、3000余亩西瓜、10000余亩冬瓜在当地享有盛誉,产品远销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京等省市;镇委、政府出台的养殖致富工程成为黄集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年耕牛出栏达3000头,牲猪出栏4万头,羊出栏万只以上,禽蛋产量449万公斤,养殖业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黄集镇企业发达,先已初步形成以外向型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副食品加工为基础的多元化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植物油、精制大米、面粉、汽水、酱制品、石灰、砖瓦、水泥预制品、玻璃纤维等,产品远销广东、海南、河南、河北及东北三省等十余个省市是鄂西北地区乡镇企业发达的重点乡镇之一。
历史沿革:
洪武二十四年(1391),属襄阳县襄北梅林里(驻黄家集附近东侧)。
康熙十年(1671),属襄阳县净土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属襄阳县北乡薛家集。
宣统年间(1908-1912),设薛家集为第三区,区设自治局。
1920年薛家集为第九区,马家集为第十区,区设团防局,区下设保、甲、牌。
1930年,薛家集为第三区。
1936年,第三区仍驻薛家集。
1944年,撤销薛集区。
1951年,设薛集区为第七区。
区公所驻马张河东岸杨家祠堂。
1953年10月30日,薛集区改称第六区,区公所驻白马王。
1958年9月,撤区并乡,同时建立人民公社,和平、秦家、马集、三王、李百户五个乡从姜沟区划出,成立耿坡乡(火箭人民公社一社)。
1959年1月,政社合一,火箭一社和宇宙公社合并为黄集公社。
1961年6月,薛集公社改称黄集区公所。
1964年2月13日,襄阳县将黄集、石桥2个区划为3个区,新设龙王区。
1965年6月20日,将原黄集区分为薛集区和古驿区。
1971年,区公所及区直单位由薛集迁至黄集。
1975年11月,撤区改称薛集人民公社,原公社改称管理区。
1981年3月23日,“薛集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薛集公社管理委员会”,同年7月1日,薛集公社改称黄集公社。
1984年3月设区(镇)建乡。
黄集公社改为黄集区和黄集镇。
1987年9月22日,撤区(镇)建乡(镇),原黄集镇分为黄集镇和马集乡。
将原薛集、耿坡、秦家三个乡和街道办事处划归黄集镇,将原马集、姚店二乡划归马集乡。
1990年4月,马集管理区分为马集管理区和易岗管理区。
1999年5月,黄集镇设街道办事处。
2001年3月1日撤销马集乡,并入黄集镇,镇政府驻黄集。
2001年12月底,属襄樊市襄阳区管辖。
2010年12月,属襄阳市襄州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