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须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地名由来:相传塌西湖因为水清柳绿,王母娘娘的小孙女瑶琴等常下凡来此玩耍。有一天发现此湖被一条为非作歹的鲇鱼精霸占,瑶琴遂与众仙女打败了鲇鱼精,并砍下它的长须,以此挡住塌西湖水,让这里的老百姓安居乐业,鲇鱼须镇由此得名。

宋家嘴镇与鲇鱼须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鲇鱼须镇

全镇辖20个村,1个居委会。集雨面积6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186亩,其中水田31027亩,旱地6159亩。年末总人口331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96人,人口出生率5.85‰,自然增长率1.53‰,年内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5℃。年降水量1325毫米。全年全镇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7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总收入476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3元,比上年增加342元。

【争项争资招商引资成绩显著】镇党委、0把争项争资和招商引资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年内共争取项目11个,全年共引资2369万元,因成绩突出,均受到了县委、县0的表彰。同时,引进了鹏程生态园、富贵米业、鲇市建筑材料厂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为我镇的工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在公路建设上,我镇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通过多渠道筹资,投资680万元对我镇鲇窖路、鲇杨路两条总长20.3公里的乡道进行了硬化。另外,准里、赛红、竺家、太平等村的10.5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已全部完工。在水利建设上,镇0以春修、冬修为契机,以村为单位,着力抓内部沟渠的疏洗和硬化,机埠的维修和改造。共疏洗沟渠60多公里,硬化渠道3万米,维修机埠10余座,完成了对塌西湖渍堤整治的第一期工程,完成了一线防洪大堤10公里的防汛通道的砂石化建设,以及11孔穿堤剅闸的抢修。而且相继启动了松树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太平村和赛红村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业进一步得到加强,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我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镇落实早稻面积2.1万亩,晚稻面积比上年增加3600亩,早晚稻的优质率达到90%以上,棉花面积3000亩,蔬菜面积1000亩,。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规模养殖业,特种养殖业,种植蔬菜业和其他经济作物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7年我镇人民平均收入比上年增长8%,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特种养殖网箱达到10000口,家禽养殖达到200万羽。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镇党委、0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倾力打造了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去年,我镇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完全达到了普九教育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直保持高参合率,电视转星工作顺利完成,镇0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和责任追究,使得计划生育工作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安全监督力度加大,全年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50余起,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村场和社区建设,去年来共创安全文明社区2个,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安全稳定。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慕义上乡。

民国元年(1912年),属六区。

民国36年(1947年)属清凉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三区。

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时家圻乡,鲇鱼须镇街道升为县属镇。

1958年,属护城公社。

1959年,析出为鲇鱼须镇鱼须公社。

1961年,与宋市公社分开,建鲇市公社。

1966年,镇街道复为县属镇。

1969年,镇并入鲇市公社。

1980年,镇、社分家,镇复为县属镇。

1984年,镇、乡合并为鲇鱼须镇。

2015年12月,撤销宋家嘴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鲇鱼须镇。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