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镇
地名由来:东明位于县城东部,寓意“犹如一颗明珠冉冉升起”,故名。
东明镇东、西、北三面环城,南临洛河,属山区丘陵和河川平地相结合地区。全镇辖23个行政村,221个居民组,9173户,总人口29518,(其中农业人口27340人,市民人口2178人),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2万亩,林地6.4万亩,宜林荒山10万余亩。 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6603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798万元,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入库税金分别达到206万元和199万元,招商引资完成8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402.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3元,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8‰。全镇烟、菜、桑、林(果)、牧、草六大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烟叶种植面积11420亩,亩均产值达1025元,完成总产值1103.3万元,实现税收22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一半以上。蔬菜传统种植面积5000余亩,新发展“无公害”蔬菜500余亩,产值1000万元。全镇可养蚕桑园达1280亩,养蚕528张,产值达23万余元。林业生产共完成2002年造林总面积27958.9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8815亩,荒山造林6400亩,荒山还林补植补造12743.9亩。畜草种植5000亩,公路沿线部分村还自发种植黄姜、夜来香等药草2000亩。全镇羊存栏8000余只,牛存栏11000头,其中品种牛1000余头。 全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达到152家,产值突破1000万。劳务输出县外4000余人,县内2400余人。全镇各类民政对象1456户,其中:病故军人家属1户,革命伤残军人5人,老复员军人47人,武警(含40%救济)18人,现役军人39人,-545人,农村残疾488人,五保对象48户54人,其中敬老院供养25人,共有贫困户157户429人,享受城镇最低保障11人。 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底,全镇人畜饮水困难已大面积解决,7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农村水利设施健全,全镇旱涝保收田达10000亩,占耕地面积的24%;农电网二期改造已结束,达到了村村通动力电,组组通照明电。镇内2条主干道分别完成了柏油路和水泥路铺设工程,通车里程分别达到33公里和5.6公里,23个行政村达到了村村通路,组组通机动车,风雨无阻;全镇电话装机容量达3000户以上,镇内3所中学、23所小学硬件建设达到“普九”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镇敬老院条件优越,环境优雅,97年获省级文明敬老院称号。
卢氏段家窑遗址
段家窑遗址位于卢氏县东明镇河西村丘陵上,面积约16万平方米,曾出土有许多人类早期使用的原始石器,经省文物考古专家确定为目前较为罕见的距今1万多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对探寻人类早期的生产
卢氏涧北遗址
涧北遗址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涧北遗址,位于县西东明镇涧北村北。为仰韶文化遗址。属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29年前,城东、西分属居仁、由义里。
1936年归一区。
1950年分设为8个乡。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75年分为城关镇、火炎、张麻3个公社。
1981年张麻、火炎两公社合并为城郊公社,1984年改设城郊乡。
2001年撤销城郊乡设立东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