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埠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9:00

地名由来:“潭”指此地原有一深潭,名鸡公潭,“埠”指码头,刘氏迁此建立码头,得名潭埠。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授予潭埠镇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潭埠镇位于万载县西部中央,距县城34公里,湘赣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96.89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305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851人。全镇总人口近5万人,耕地面积约1881公顷。境内山明水秀,森林覆盖率达68%,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我镇产业以花炮为主,共有花炮类企业53家,实现500万元税收以上的企业6家,实现100万元税收以上的企业29家,全县纳税50强企业3家,在全县排名前列。招商引资成效突出,花炮、物流、瓷土等行业吸纳10余名新客商,投资1.2亿元的璞鼎公司落户新开村,预计可实现税收300万元。同时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40余亩的万载县众力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占地50亩的万载县万翔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也已正式落户我镇,均已正式投产。

截止2018年年底,全镇完成总税收14907.7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36620万元,成功入库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3500万元以上项目1个、成功申报3家工业规模以上企业。

潭埠镇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潭埠是有名的傩乡,被誉为舞蹈 “活化石”的潭埠傩舞在2008年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潭埠傩舞队也先后获得国家“民间艺术优秀表演奖”(最高奖) 、“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和“中外傩文化艺术银奖”等。2016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直播我镇傩舞表演,加大了我镇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潭埠得胜鼓,是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大型民间吹打乐,乐曲表现古代将士出征、凯旋、荣归、庆功场面,演奏风格粗犷有力,令人为之振奋。如今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增加了二胡、小提琴、锁啦等乐器,丰富了乐曲的气氛。1993年在宜春地区“特色文化”展演中,潭埠得胜鼓一举夺冠,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7月24日,竹雕版《清明上河图》成功申请吉尼斯记录,它的作者彭广彬先生正是潭埠人,用了3年差28天完成,雕刻在48片长30公分、宽10公分的竹片上,总长4.8米。总共雕刻出960多个人物、车辆60多辆、房屋100多间、牲畜96头、船只36艘。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人员现场核实,被认定为世界最大面积的“清明上河图”竹雕。

潭埠镇历史建筑众多,江西第二大万寿宫庙宇--万寿宫,坐落在潭埠老街,据考究有180多年的历史。沙桥傩神庙、茵果傩舞傩庙、中国共产党万载县委员会旧址、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万载红旗报社旧址均坐落在潭埠境内。

上狮子桥

上狮子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潭埠村委会下街头。为四墩五孔石桥,南北走向横跨万载主要河流蜀江之上,因上下相近排列有两座石拱桥,且桥两头均置有石狮两对,故称作上下狮子桥。桥长82米,宽

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中正乡。

1949年属潭埠区,设10个乡,1956年并为茵果、濠田、潭埠、芳林4个乡。

1958年成立潭埠人民公社,同年10月与白水、岭东合并为上游人民公社。

1959年上游公社撤销,分为潭埠、白水公社。

1961从潭埠分出岭东公社。

1995年10月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