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洞镇
地名由来:据《黄平县志》记载,“浪洞旧城北三十里,山势磅礴,下衍平田数千亩,其中一亩竟约数亩,内分二池,清原微勇,四时不竭,芜草平铺其上,临观者可望不可即,略近之,顿足则四隅震动,池水鼓荡不已,拾石投之,锵然有声,其蕴蓄渊涵,变动不测,为一方之胜”——“浪洞”因此而得名。
2021年12月,浪洞镇被贵州省林业局命名为2021年贵州省森林乡镇。
浪洞,仅从名字来看,就可知道这是一个水乡,一个美丽、富饶的渔米之乡。据《黄平县志》记载,“浪洞旧城北三十里,山势磅礴,下衍平田数千亩,其中一亩竟约数亩,内分二池,清原微勇,四时不竭,芜草平铺其上,临观者可望不可即,略近之,顿足则四隅震动,池水鼓荡不已,拾石投之,锵然有声,其蕴蓄渊涵,变动不测,为一方之胜”——“浪洞”因此而得名。一、乡情概况浪洞乡位于黄平县西北部,东南、东北与旧州镇、平溪相邻,西、西北与黔南州瓮安县永和镇、老坟嘴、小河山乡接壤,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19.3公里,总面积119.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6公顷,林地面积63.5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5012户19554人,其中非农人口1033户2813人。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为3535万,人均纯收入1400元,粮食总产量在8000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浪洞乡现设有公安派出所、信用社、邮政所、电信、教育辅导站、中学、水管站、卫生院等办事服务单位,政府办事机构一应俱全。二、自然资源浪洞乡地形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于乡政府驻地形成一个冲积平面。境内最高峰为云雾山,海拔1307米;最低点唐家坪桥边,海拔685米。乡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165毫米。乡境内森林覆盖率为53.4%,是黄平县主要林区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达800余种,其中珍稀和蕴藏量较大的有天麻、灵芝、射干、石斛、白芍、金银花、首乌、苦参、百合、黄精、血藤等200余种。水资源丰富,乡境内有大大小小10条河流,并且落差小,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由于浪洞特殊的水质,产出的“浪洞油鱼”独具特色,曾传为贡品。境内有铅锌矿、粘土、铁、煤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粘土矿,已探明储量为108.25万吨,具有很高的开采利用价值。三、旅游资源浪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她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平县西北部。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从浪洞乡人民政府驻地向西沿黄平——浪洞——老坟嘴——瓮安公路而行,沿途山环水绕,绿树藤蔓,青翠欲滴,自然风光无限,堪称绿色走廊。不过7.5公里处,隔岸30米,一寨依山而居,青瓦木房,比鳞节次,鹅卵石小道纵横交错,夕阳下炊烟袅缈,鸡犬相闻。该寨就是温水塘村大寨,居住着134.
历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塘官司,浪洞乡之名始见于史。
解放后仍称浪洞乡。
1953年,划分为浪洞、毛坝2乡。
1957年,合并为浪洞乡。
1958年,改浪洞管理区。
1961年,成立浪洞公社。
1984年,撤社改乡。
1992年,松洞乡并入浪洞乡。
2013年4月25日,撤销浪洞乡,设置浪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