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店镇竹排村
竹排村位于胡金店镇西北部,北界安陆市辛榨乡的牌楼村、菱湖村、新渠村,东邻潘陈村、新生村,南接盛砦村,西连李庵村。
竹排村(相传两兄弟水运楠竹经此,上岸到庙里看和尚下棋,返河时,竹排散烂,借此称之竹排,1958年成立竹排大队,沿用至今。)现辖8个自然湾,12个村民小组。即:任家湾(位于村东北部,任姓)为1、2、3、4组、万家湾(位于村东部,万姓)为5组、上袁(位于村北部,袁姓)为6组、下袁(位于上袁湾之南,袁姓)为7组、西袁(位于村西北部,下袁之西,袁姓)为8组、上汪湾(位于村西部,下汪之北,汪姓)为9组、下汪湾(位于上汪湾之南,汪姓)为10组、燕家湾(位于村南部,燕姓)为11、12组。全村现有总人口1902人,总户数468户,全是汉族。有中-员43人。
竹排村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业发达。国土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575亩,其中旱地1215亩,水地360亩,人均耕地0.8亩,全村土地均为河谷冲积阶地平原区,属潮砂和潮砂泥土土壤结构,盛产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境内东、北、西部三面被港环抱,四条渠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村中40亩低洼地现已改造成鱼池。
一方沃土,养活一方村民。建国以来,竹排村经历过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由低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竹排人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战天斗地,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1970年粮棉双跨《纲要》。在文革期间,农业虽受-、-两个-集团破坏和干扰,但竹排人仍坚持农业生产,1975年再度获得粮、棉、油三超《纲要》,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下,村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耕作方法,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向新型的高效农业方面迈进。一是以改造低洼田为切入口,将村40亩低洼水田,改种水生作物,进行鱼、藕立体种植,亩产获利3000多元;二是以村级公路为纽带,建成100亩优良品种复种套种种植带;三是以现代农业为依托,建立100亩农业丰产示范畈,引进、示范、推广优质玉米、优质棉花、优质大豆、双低优质油菜,为带动和辐射全村的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08年棉皮单产80—90公斤,粮食单产750—900公斤,油菜亩产140—150公斤,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上世纪70年代,竹排村最具特色的文化就是农民画。当时村民自主创办的农民画展,得到了省市县文化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好评,被誉为“农民画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1972年新建了一幢15间村级小学校舍。改革开放时期扩建成一栋标准化教学楼,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全村适龄儿童入学均达到100%,多次被评为“普九”先进单位。目前,竹排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25人,中专学历213人,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2007年8月,因学校生源减少,班额严重不足,在镇第三次调整布局时,竹排小学被撤销,合并到明德中心小学,从此竹排村适龄儿童都在明德中心小学就读。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1977年在原孝感军分区住村时,通过各种关系从武汉购回一批制钉子设备,办起了钉子厂。随后还办起了窑场、土豆加工坊、养猪场,成立了机耕队、建筑队等村办企业,当时这些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给农民带来了财富。但后来一是材料紧缺影响了生产,二是因时代的变革,这些企业相续停产倒闭。
改革开放以来,村支部、村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打工经济。一是积极组织剩余劳力转移输出。让一些能工巧匠率先走出家门,到东北承包建筑工程,由此,每年带动全村400多人上东北从事建筑业,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二是每年组织200多人到东南沿海的上海、广东、浙江一带,从事纺织、服饰、电子等行业,年人均收入1.5—2万元。三是自主创业当老板。如汪楚进在广东省佛山市投资上千万元办起陶瓷厂;任华得在广东省东莞市投资上千万元办起煤气配件厂。四是一大批个体经营户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从事服务行业。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竹排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住的是楼房,走的是水泥路,看的是有线电视,打的是无线电话,骑的都是摩托车。80%的家庭拥有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电脑也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全村现有小桥车12辆,农用运输车2辆,收割机2台套。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竹排村附近有黄香纪念园、祥山博物馆、曲阳河公园、云梦桂花潭、云梦文峰塔、云梦县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云梦白花菜、云梦鱼面、白合花菜、孝感糯米、胡金店水汽包子、白萝卜焖排骨等特产,有三节龙·跳鼓、云梦皮影、黄香孝行故事、汉川善书、三节龙·跳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