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湖管理区

联合创作 · 2023-09-14 18:40

2020年8月,运粮湖管理区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运粮湖管理区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运粮湖管理区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一、管理区概况

运粮湖管理区位于318国道和沪渝高速公路以南,耕地总面积4.8万亩,总人口1.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人。下辖4个办事处、1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城镇建设管理所、1个招待所、1个医疗统筹办、1所职工医院、1所中学、3所小学、3个公司、9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另设公安、司法、金融、工商、税务、土管、邮政、电信、广电、畜牧、林管、防疫、血防和交通等单位。

2011年,管理区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管理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先后获得全市先进党组织、全市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先进单位、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质量兴市先进单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进步奖等荣誉,摘得全市农垦系统“八比八看”活动社会稳定类、效益类、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类等三项先进单位桂冠。

二、农业资源情况及农业生产状况

管理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暖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800--1200mm,日照充足,常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区域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优质粮、棉、油和蔬菜生产的理想基地。

管理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特别是经过近6年来的土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100%,有效浇灌面积4万余亩,这些为管理区投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年,全区集并土地15000亩,完成农业招商3300万元,组建了蔬菜、菊花、水产、畜牧、农机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高产高效种养面积10050亩,亩平纯收入超过3000元。农作物增产增收,农工获得更大实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6元。

三、工业招商工作

2011年,管理区进一步强化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调动了全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全年完成工业招商引资7000万元。嘉运服饰、芙蓉纺织、真善美制衣、金丰收种业、兴武棉业、伟兴纺织、建民建材、宏光畜牧、蛤蟆哇猪场等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劳动力紧缺、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实施技改,扩规上档,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优质皮棉、品牌服装、部优皮蛋、养生菊花等特色拳头产品。全年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

四、管理区投资建设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管理区交通条件非常优越,318国道距离管理区仅5公里,沪渝高速公路紧邻管理区2公里,运粮河从区内纵穿南北9.5公里,省道拖运公路从区域横贯东西8公里,四湖总干渠依伴区界流经1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通过高速公路西达荆州市区仅25公里,东至潜江城区只有35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投资兴业的有利区域。

二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管理区内排、灌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4万余亩农田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灌得上、排得出”的格局,是全市乃至全省高产农田改造的亮点,成为客商投资的最佳选择,形成全市独特的优势。2009年,潜江市农机化综合示范区落户我区。2010年我区全面完成“以机代牛”示范工程,成为潜江市第一个无牛化管理区。

三是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管理区有多年的粮、棉、油和蔬菜种植历史,广大农工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有一支强大的科技服务团队,其中高级职称人才32名、中级职称人才165名、初级职称技术人员167名。

四是生态环境良好。管理区无重型工业污染,水系条件十分优越,运粮河水质清澈,空气清洁,是粮、棉、油和蔬菜优质高产攻关的理想区域。2010年度,部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落户我区,成效卓著;2011年,市级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继续在我区实施,成绩斐然。

五是居住环境优美。2011年,管理区筹措资金369万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翻修主街道路面;铺设人行道彩砖;整改低矮平房;新建、改造居民区下水道,硬化背街小巷道路;实施街道路旁绿化;安装路灯及景观灯;绿化城镇主道;建设职工休闲广场;修建“通村”水泥公路。管理区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居住环境不断优化美化。2011年度,管理区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

五、2012年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坚持农业立区,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水利项目的投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彻底解决防汛隐患,增强防汛排涝抗旱能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绿亿园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虾稻连作、有机稻和种稻等特色农业,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工增收。

三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手段。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工程,积极吸纳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投入管理区建设。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科技带头人培训、科技示范户建设,积极争取项目,继续抓好高产创建,全面搞好农业生产的指导和服务。

四是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统筹发展布局,以农垦危房改造为契机,加强生产队居民点规划与建设,积极申报以大湖队为示范的全省宜居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二)坚持工业强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要思想大解放。强化“工业第一”理念,加大“工业第一”力度,体现“工业第一”地位,以非常之策、非常之举,切实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努力抓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

二要谋划大园区。着力打造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园区,力争2-3年内建成潜江西部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万亩市级工业大园区。

三要招引大项目。以优势资源招商,以优质服务招商,力争2012年新引进2~3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园区。

四要服务大提升。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思想,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实现“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生产零干扰”。

五要发展大提速。积极推进纺织服装企业提档升级,大力培育生物产业,突破性发展食品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三产业大提升。

着眼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招引大型商业企业,提高商业服务标准与水平;积极引进大型餐饮企业,提高接待水平,逐步建设星级宾馆;积极引进金融企业来管理区设点,全面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

(四)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以县级城镇为标准,以总场集镇为圆心,努力打造半径10公里的新型区域中心。加大住宅小区开发力度,积极招引大的开发商,集中成片开发,构建高层电梯楼房,建设大型居住小区。全面推进管理区公路、安全饮水、电力、公共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