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寺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9:18

地名由来:因狮子山下有一匹横岩得名“横岩子”,后演变为“红岩寺”。

2014年7月,红岩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红岩寺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恩施自治州建始县红岩寺镇地处“318”国道和“天二”公路交汇处,距恩施州府76公里,县城业州镇28公里。地跨北纬30°27′至30°28′,东经109°52′至110°42′。全镇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海拔880米,辖15个村,134个村民小组,4952户,19858人,集镇常年流动人口5000人左右。

红岩寺镇是原-高级要员、上海市市长吴国贞的故居,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山川秀丽,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这里有以生猪、山羊、牛、鸡为特色的动物资源,是全州珍贵的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野生动物资源400余种,常年有香獐、麂子、锦鸡、野猪等几十种野生动物;这里有以玉米、水稻、麦类、豆类为主的粮经作物;这里有以猕猴桃、板栗、银杏为主的林果资源;这里有黄连、党参、天麻、当归、苦参等为主的药材资源;还有煤、陶土、耐火泥等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及绣球包、望月楼、红岩洞、渡浪沟水库等旅游资源。

建镇20多年来,红岩寺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文明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将小城镇建设与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扭在一起抓,大力推进“二次创业”进程,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时开展了以“三子四化”、“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参与式小康示范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村、贫困农民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农网改造、退耕还林、饮水解困、沼气能源建设、消灭茅房、福星工程等项目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7元,实现财政收入280万元。特别是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形式喜人,2004年,个私经济和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213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3367万元,上缴税收262万元,占到了财政收入的70%以上。在加强和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同时,红岩寺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该镇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文明城镇”称号,先后被授予“楚天明星镇”、“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等荣誉。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礼字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县单设11个集镇之一;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二区1个联保办公所;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县直辖乡乡公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红岩乡公所属花坪管辖,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花坪撤销时止。

1951年,属红岩石区辖。

1975年9月,撤区并社,成立红岩公社。

1984年7月,为县辖镇。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