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庄街道高庄村
高庄村北距莱城约3公里,居汶河以南,是高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至曹家庄村,西接下台子村,北为鄂牛路,路北是董家林村,南隔岭为石棚村。村内现有175户,人口589人,耕地481亩。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西厢保•高庄”。据《李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李姓由李封邱迁此建村,因址在麻埠岭北平坦高地上,故名高庄。高庄村土改前是单姓(李)村,文革后,一宋姓复员军落户至今。
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东、莱北、新甫三县,高庄村隶属新甫县汶南区;1951年汶南区改称第六区;1955年10月,复称汶南区、辖区未变;1956年高庄、董家林、栗子庄三村合并为红星一社,1961年2月分为三个大队。1958年3月实行撤区并乡,撤销汶南区,改划为高庄、南冶两个大乡,高庄村隶属高庄乡;1959年2月高庄、南冶两乡合并为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14日,高庄人民公社撤销,原公社辖区划归矿山、牛泉、颜庄三个公社,高庄村划归为矿山人民公社高庄管区:1964年4月,恢复高庄人民公社,高庄村仍隶属高庄人民公社高庄管区;1984年4月,高庄人民公社改为高庄办事处,隶属未变;1985年11月,撤处建镇,高庄办事处改为高庄、南冶两镇,高庄隶属高庄镇鄂庄管区;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高庄镇、南冶镇合并为高庄街道办事处,高庄村隶属高庄街道办事处高庄管区。
高庄村地处汶河南岸,土地平坦肥沃,又离莱城较近,交通运输便利,经济十分发达。据坡草洼李家老林族碑记载,高庄李姓“乃唐王李世民之后也”。明朝洪武乙丑年,李姓由山西迁至莱芜,把族林定在现坡草洼村以南,规模空前。据《李氏族谱》记载:“高庄祖茔地,大亩十一亩三厘,三面俱有土岭为界,东至漾坌”。林中坟茔上百冢,满林古树荒草,立有龙头族碑,碑上详细记载了李氏家族的来胧去脉。直到“文革”前,高庄、苍上、封邱、铁牛岭、崅峪、新泰等地李姓都到此上坟。每逢正月十五,寒食清明节,推车的、挑担的、骑马的、坐轿的,老林内外人山人海,路边卖小吃的、耍手艺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高庄村自然成为人们休息的驿馆。晚上,村内灯火通明,家家户户用最好的酒菜招待自己的亲人,像过年一样热闹。
高庄村中有一条东西街,全部用青石铺成,大街中间有弯曲,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青龙卧在村中,人称“青龙街”。这条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汶河以南从莱城通新泰、泰安的唯一要道。青龙街两旁钱庄、酒店、油坊、马车店等一应俱全,来往客商络绎不绝。
高庄人注重文化教育,解放前就采用不同形式办过学。处士、庠生、太学生不下数十人,为高庄培养了大批人才。解放前,李海昌、李振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学校;解放初期,李荣之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恢复高考后,李乃国率先考入洛阳军事外国语学院,随后,李圣龙等共有50余人相继升人大中专。
高庄小学始建于1950年,校址设在村西土改时没收的一财主旧宅里。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农民夜校、图书室,农民文艺宣传队十分活跃。1968年又增加初中班直到1972年。1981年村投资数万元重新翻修了学校房屋15间,重新打制课桌登60套。1989年由高庄、董家林、上台子、下台子、响水河五村联办,校址迁至原高庄联中。2001年8月,因校舍破旧,办事处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主动让出办事处财政大楼,高庄小学与蔴湾、吴家楼小学合并为高庄小学,此后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已经拥有16个村的467名学生。
高庄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内涵造就了一大批名人。清朝武生李应标持一把大刀,重120斤(旧制),英勇无敌。传说在一次比武会上,大刀不慎失手。他急中生智,迅速用单脚挑起,接在手中,嘴中念念有词:“金钩钓鱼”,对手认输。事后脱下靴子一看,血已流了半靴筒。此事被高庄人传为佳话。老中医李海功为民治病不要报酬;李海芬开明士绅,为高庄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高庄有大批热血青年积极参军支前,先后有4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涌现出了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李明,他们是高庄人的骄傲。历史的变革,造就了高庄人不屈服于自然,敢于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单就农业灌溉方面来说,20世纪50年代的打撇子、打倒罐、推水车。60年代打了8眼机井并安装上抽水机。为了能使大片土地得到灌溉,到70年代初,全村上下齐动员,捐资金、捐树木,在青石岭、砂石岭交汇处,土法上马,人工打一眼深井。挖到22.5米时,全村上下群情激昂,村宣传队还编了山东大实话等节目,歌颂高庄人的智慧和功绩。就在人们盼望出水时,由于泥沙越往下越稀,虽然把全村的树木都顶在井壁上,最后还是塌陷了。80年代修渠道北水南调,又在村北打一眼大口井,架设铁管道1000余米至砂石岭脚下,农田基本得到了灌溉。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到位,管道接缝渗漏,没能用多久。直到2001年,村集体筹资数万元,在村南打井一眼,在岭下修一蓄水池,埋设管道500余米,引水到岭下水池内,终于使村南旱田得到了浇灌。至今为止,全村农田灌溉面积已达90%以上,灌溉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种植观念也随之改变。60年代种地瓜,70年代种庄稼,80年代种“三辣”。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调整。1981年村集体投资一万多元硬划了村中主要街道,并在村中央修了水楼子,但由于地势低、压力小。1990年高庄新村建立后,又在村南修了一座。至此,全村人都吃上了自来水。1999年,村里为70岁以上的老人办了老年证,为老人减免集资、税务,每逢老人节及春节,村干部都登门看望老人们,并为老人送去钱或物表示慰问。尊敬老人已成为高庄人的习俗。
为了扩大经济生产,促进物资文化交流,1984年秋后,经高庄办事处与村委研究决定,在高庄村设立高庄大集,五、十逢集。为庆祝大集的成立,连续举办了三届物资交流大会,高庄大集不断调整、完善,越办越红火,活跃了高庄村的文化、经济,成为高庄各项事业发展的一大支柱。
近20年来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眼光从狭小的小农经济意识提高到市场意识上来。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商大户日渐增多。运输行业也发展较快,村内仅大中型汽车就有14部。如个体工商大户李乃功,农副产品购销大户李秋冲等。去外地打工者更不在少数。高庄新村已初具规模,全村又重新规划了街道,架上了路灯。全村街道大体呈三纵三横。1983年,东汶南村亓传松在村南开办一处砖厂,为村里解决一大部分劳力,1993年收归高庄村集体所有,成为高庄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提高了村民收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有24户盖了小康楼,90%的户通上了电话。高庄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的高庄将更加辉煌。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高庄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