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陂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6:50

地名由来:取辖区的西山、陈陂两村各一字而名之。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西陂街道上榜。

西陂街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南部,市区西北部,距区政府1千米。面积52.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条围。319国道、龙坎铁路过境。

-

代码

350802005:~001华龙厂居委会 ~201西山村 ~202陈陂村 ~203条围村 ~204排头村 ~205大洋村 ~206石桥村 ~207小洋村 ~208张白土村 ~209黄竹坑村 ~210赤坑村 ~211崆口村 ~212紫阳村 ~213南石村 ~214园田塘村

-

沿革

明代属铁石乡在坊里,包括今城区西郊的西山、小洋、陈陂和北郊的后北洋、张白土、黄竹坑、赤坑、大隔头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西山社、陈陂社和外江山社部分区域。民国18年7月至翌年冬,成立陈陂区苏维埃政府,辖陈陂、苏溪(曹莲乡)、曹溪(今曹圩、下寮、水塘等地)、月山(今曹溪乡)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外江山区苏维埃政府,辖西洋(今小洋、黄竹坑、张白土等)、谢洋(今龙门镇)乡苏维埃政府;成立西山区苏维埃政府、辖西山、条围、大洋等村。民国20年3月至翌年10月,成立西陂区(西山、陈陂二区合并)苏维埃政府,辖13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22年,属新罗区的外江乡和西陈区的石墩乡。次年属第一区。民国26年3月,设外江、石墩、条陈乡联保;民国28年,缩为西陈、石江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为石墩实验(示范)乡,辖松墩、排头、中洋、上洋、石桥、条围、坪岭、平陂、落洋、新墩保。民国33年后,为西墩乡的振新、黄竹坑、中洋、尚洋、石桥、西湖、松墩、平陂、平洋、复兴保。

1949年11月,属西陈区的西山、条围、大洋、西洋、双平村。1956年属附城区,设大湖、西洋、西陂乡,1957年改设西陂乡。1958年成立西陂公社。次年并入城关公社,设西陂管理区。1960年1月,并入城郊公社,社址在西山,其黄竹坑生产大队等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6月,从城郊公社出,恢复西陂公社,辖陈陂、条围、西山、排头、大洋、石桥、小洋、赤坑、硿口、南石、圆田塘、张白土、黄竹坑13生产大队、93生产小队。1984年7月改设西陂乡。1987年,面积52.69平方千米,总人口249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11人,辖14村、115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西山圩,距市区2.5千米。1992年撤乡改镇。1997年,面积52.7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陈陂、条围、西山、排头、石桥、大洋、小洋、张白土、黄竹坑、赤坑、硿口、紫阳、南石、园田塘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西山圩。[1]

历史沿革:

明代属铁石乡在坊里,城西郊西山、小洋、陈陂等聚落和城区北郊的张白土、赤坑、黄竹坑等聚落。

清代至民国初为西山社、陈陂社和外江山社部分区域。

1929年7月至翌年冬,为陈陂区、外江山区和西山区苏维埃政府辖区。

1931年3月至翌年10月,为西陂区苏维埃政府辖区。

1933年,为新罗区的外江乡和西陈区的石墩乡,次年属第一区。

1937年3月,设外江、石墩、条陈乡联保;1939年,缩为西陈、石江乡联保。

民国30年12月为石墩实验乡。

1944年,为西墩乡。

1949年11月属西陈区西山、条围、大洋、西洋、双平村。

1956年属附城区,设大湖、西洋、西陂乡。

1957年撤区并乡设西陂乡,1958年成立西陂公社,次年并入城关公社,设西陂管理区,1960年1月并入城郊公社,次年6月从城郊公社分出,恢复西陂公社。

1984年7月改设西陂乡,1992年9月撤乡改镇。

1995年3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镇设街道办事处。

2013年1月25日挂牌成立街道办事处。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