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城街道
地名由来:霞城街道因境内有闻名的霞城书院而得名。
霞城街道是位于湘潭市中心,属近郊的城郊结合乡,全乡8个行政村,1个农工商发展中心,102个村民小组, 56家乡镇企业,其中有13家规模企业,2所小学,辖区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积3900多亩,总人口17588人。周边有湘钢、湘机、湘缆、化纤、电厂等大中型企业,以及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学校等大中专院校。
霞城乡,以“强乡富民”为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上又率先迈出可喜的一步。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霞城街道,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创新,实现了乡域经济快速增民。去年,全乡实现财政总收人3189万元,同比增长31.5%,居全市乡镇前列。他们充分发挥城郊型农业优势,狠抓农业结构优化。去年该乡共播种早稻1919亩,中稻256亩,晚稻1960亩;蔬菜4400亩;花卉上百亩;生猪出栏6.7万头;出笼家禽15.77万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去年,霞城乡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7183万多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6486元,比上年增长35%。他们围绕改制和技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乡镇企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霞城乡与湘钢、湘机、湘潭电厂等大型国有企业相依相偎,乡党委、政府借助这一良好的区位优势,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并结合人多地少、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的特点,突破以地招商的传统模式,创立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环境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乡镇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就有8家企业落户霞城乡,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4家,新上项目5个,到位内资10748亿元,外资260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65和62.5%。目前,霞城乡乡属和村属企业40 多家,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7家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2215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早在2002年就获得省级文明村镇的霞城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仅去年就投入千万元,对部分通村道路进行拓宽和水泥硬化,完成村级道路建设25公里,完善水电设施6处。该乡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工作也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在去年全市人口与计钊生育工作评估排名中位居第三。霞城乡还广泛开展了“平安霞城”创建活动.成立了企业周边环治安秩序专职巡逻队,与湘钢等企业签订了联点共建协议。结合0员先进性教育和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该乡还开展了解决困难群众的“一联一”活动和文明倡导活动,他们还开展了多种文娱活动,将村民从麻将桌上拉下来。2005年,该乡阳塘村被定为市级小康示范衬,和平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
2014年,撤销岳塘区霞城乡,设立霞城街道
历史沿革:
1950年,属湘潭县第五区管辖。
1956年冬,成立湘潭市霞城乡。
1958年冬,属湘潭市郊区人民公社管辖,霞城乡改为霞城大队。
1960年冬,属湘潭市河东人民公社的电机分社、湘钢分社、板塘分社和东坪分社管辖。
1961年6月,成立湘潭市霞城人民公社。
1964年,归属郊区人民政府管辖。
1973年,将新造大队的交通生产队改为霞城公社农科站。
1981年7月23曰,所辖万福大队转为城市居民,由岳塘区管辖。
1983年6月,霞城人民公社改革为霞城乡。
将所辖大队变更为村。
1992年,霞城乡由郊区人民政府划归为岳塘人民政府管辖。
2013年,撤销霞城乡,设立霞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