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
地名由来: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因境内有南北遥相呼应的千朗沟山群和摆溪梁子而得名。
在毕节市南部。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1.51万,其中彝、苗、白等民族占28.4%。辖9村委会。1949年分属朱昌、鸭池、田坝乡。1954年析设南箐、千朗沟、摆溪、沙垮乡。1958年分别并入朱昌、鸭池、阴底公社。1962年析建南箐、千溪、沙垮、大郎4公社。1984年改置千溪彝族乡和沙垮、南箐、大朗乡。1991年合并置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有煤、硫铁矿。有小学1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摆溪,在毕节西南11公里,摆溪梁子南麓。人口750,有汉、彝等民族。海拔 1 720 米。“摆溪”系彝语译音,意为山脚的水沟。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毕水公路。
历史沿革:
清至民国时期,属毕节县。
1952年,建朱昌区摆溪村。
1954年,改朱昌区摆溪乡。
1956年,砂垮、摆溪和阴底区划出的千岩合并建千溪乡,属朱昌区。
1958年,成立千溪公社属朱昌区。
1959年,改朱昌公社千溪管理区。
1962年,恢复区、公社建制,又称朱昌区千溪公社。
1984年,改建朱昌区千溪乡。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新建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