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屯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1:39

地名由来:镇政府驻郑保屯村,因此得名。明初建村时村里有个叫郑保的人,因他做的豆腐远近闻名,故以郑宝命名为“郑保屯”。1984年公社改乡镇,因驻地在郑保屯村而得名郑保屯镇。

2021年12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郑保屯镇为2021年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018年12月,山东省文明委推选郑保屯镇为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郑保屯镇位于夏津县最西端,漳卫运河东岸,与“中国羊绒之都”河北清河县相邻,308国道、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2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耕地4万亩。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为核心,以培育壮大羊绒、汽摩配件加工产业为重点,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奋发图强,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平安稳定,干群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特色产业优势凸显。该镇充分发挥与“中国羊绒之都”河北清河县及该县汽摩配件大市场相邻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推动、协会拉动、典型带动,全镇梳绒机已发展到1500台,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可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加工户扩展到郑保屯、三杨村、柳元庄等十一个村庄,其中邢庄村梳绒机入户率已经超过75%。三杨村汽车、摩托车配件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加工户400多户,产品包括汽车刹车轮毂、重型汽车软软管、摩托车软管等十几个品种,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该镇与一汽集团、重汽集团、时风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杨软管占据了重汽集团60%的市场份额。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制定了全县第一部镇村发展规划。不断加强桥梁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多万元新铺油路15公里,新建郑崔桥、杨东桥两座。重点抓好邢庄典型村建设,投资50多万元重修村委会办公大院,粉刷墙壁8000多平方米,整修街道2公里,新建文化大院1处,配齐文化、娱乐、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市场带动战略效果明显。夏津县运东粮食批发市场自运营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量2亿斤,交易额1亿多元,成为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等十几个省市区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并带动了餐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员400多人。

郑保屯镇人民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历史沿革:

1956年设郑保屯乡。

1958年撤乡,设郑保屯公社。

1984年4月,撤社设郑保屯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