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甸镇
地名由来:禾甸,原白语称:“鹅赕”,“鹅”:山坡脚,“赕”坝子。意为小山坡脚的坝子。明代称“莉甸”,民间称“我甸”,清光绪年间改称“禾甸”。
2021年3月,禾甸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禾甸镇历史上称禾秀、禾丰。总面积306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四山包一坝、中间一条河”的高原中山断盆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边最高峰野猫山海拔2886米,东北最低点清涧美水库海拔只有1973米,禾米河为主要河流,流经境内18公里,注入鱼泡江,西部的莲花湖为县内最大的自然湖泊。全镇有人口47000多人,其中83.5%为白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禾甸,她有着和平、吉祥的名字,世居的白族儿女心地善良、纯朴,有着诚挚的爱心和勤劳的双手。出土的西汉石棺墓群、明清时期的火葬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万寿持和城塘观音山,说明禾甸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状况
禾甸镇耕地宽广,有可耕地面积50199亩,主要以烤烟、蚕桑为经济支柱产业。禾甸镇处于东风水库和许长水库下游,水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发展潜力较大,是祥云县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祥姚公路、禾庄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田间沟路交错,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镇内有县镇中学各一所,小学44所,在校生6078人,教职工367人,基本实现“普九”义务教育。有镇卫生院1所,村合作医疗站12个,有线电视覆盖10个村委会,全镇社会文化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全镇以烤烟、蚕桑、生猪养殖、劳务输出四大经济支柱主产业为龙头,全镇年种植烤烟16000多亩,产值达2200多万元;蚕桑种植24342亩,产值达13000多万元;生猪养殖出栏30000多头,产值40000多万元,劳务输出收入1000多万元,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0000多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0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0多元,粮食总产2000多万公斤,人均有粮426公斤。
政务工作
0禾甸镇委员会由7人组成,其中-1人,副-3人。政府机关设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法律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民政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妇联办公室、共青团办公室、武装部办公室,设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站、文化站、计生服务所、水保站、劳动保障工作站等政府职能部门。
领导班子简介:-王勇,主持党委全面工作;镇长杨培玉,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人大主席王凯,主持人大工作;副-兼纪委-段吉文分管党委及纪检工作;副-和贵华分管政法、综治等工作;副镇长张正友分管农林水、畜牧等工作;副镇长朱继璋分管财税、民政等工作;副镇长陆云芬分管计生、文、教、卫等工作;副镇长杨越清分管土地、企业、交通等工作;镇长助理陆鹏协助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挂职副镇长张永才,负责大营千村推进工作。
镇政府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法律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民政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妇联办公室、共青团办公室、武装部办公室、文化站、水保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设在镇人民政府,联系电话0872—3330042,负责办理相关社会事务工作,其服务宗旨是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站设在秀北小区,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咨询及农资服务工作,联系电话0872—3330049;林业站负责营林工作,联系电话0872-3330100;计生服务所设在禾甸街,负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联系电话0872-3331787。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设禾秀、禾丰乡。
1950年,设禾甸分区,属祥云县城北区。
1953年,城北区改名第四区。
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成立先锋公社。
1962年,与米甸公社合并为第四区。
1969年,析出米甸公社,改名禾甸公社。
1983年5月,米甸公社的七宣大队与东山公社的新兴底大队并入,改禾甸区。
1988年,区改禾甸乡。
2000年12月,禾甸乡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