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祠街道
地名由来:苏祠街道因辖区内有“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三苏祠而得名。
三苏祠
三苏祠
三苏祠
三苏祠
2022年11月,苏祠街道被确定为2021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
苏祠街道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是眉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所在地。街道辖14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14.13万。辖区内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成都65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5公里;南邻乐山大佛、峨眉山60公里。街道下设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群众工作办公室、城区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国土和规划建设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劳动和就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宣传文化中心等部门。目前,街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商贸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街道党工委职责:负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委的决定和命令;负责对街道办事处实施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负责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街道干部工作;负责社区基层党组织和街道机关支部的建设;负责对社区工青妇群众组织的领导;负责街道党的-工作;负责社区和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负责街道武装部工作及完成区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街道办事处职责: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受区人民政府领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辖区内行使相应的政府管理职能。具体为: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其它工作;负责本辖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社会救助和其他社会保障工作;执行本辖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管理本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卫生、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负责维护本辖区内社会秩序稳定,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调解工作;维护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的合法权益;开展拥军优属,做好国防动员和兵役工作;配合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向区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以及办理区人民政府交办的事项。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询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矶,句句珍宝;作诗不多,…… 苏洵详细信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 苏轼详细信息++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 苏辙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建齐通左郡、齐通县,建城于现城北。
五代建现城,沿唐旧城址建成,滨岷江,易守难攻,又名卧牛城。
萧梁时,置青州,为州、郡、县治所在地。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青州更名眉州。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县入州。
明代时期,眉州升直属州,为州治所在地。
民国二年(1913年),州改县,为眉山县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四川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眉山县驻地,并建城东、城西2镇,各辖7保。
1949年,眉山镇为眉山专区、眉山县、眉山县第一区驻地。
1951年2月,东、西2镇合并为城关镇。
1953年6月,镇改区,设南城、北城2办事处。
1958年5月,城关区和2办事处合并为城关镇。
1981年8月,城关镇更名眉山镇。
1992年12月,撤眉城区公所,眉山镇更名东坡镇,治县城,眉城、大石桥2乡并入。
2003年9月,析东坡镇置通惠街道。
2006年6月,析通惠街道置苏祠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