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甸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0:15

地名由来:古代郭(城郭)外叫郊,郊外称甸,且明代有道士潘同雷居此,故后人取名雷甸。《德清县新志》:“玉枢观,在雷甸市,传谓潘洞雷羽士建。”又同治《湖州府志》卷九十一引崇祯《乌程县志》:“明潘洞雷,号桂源,得五雷法,偶登溷(厕)手学书符,天将忽至,怒其亵慢,以火笔(雷)触其头,头烂,人呼为潘烂头。后凡有疾者求疗,以烂脓作膏药,敷之即愈。”。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雷甸镇上榜。

2022年3月,雷甸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工业特色型)。

2021年10月,雷甸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50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雷甸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雷甸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雷甸镇位列第777名。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雷甸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雷甸镇因驻地而得名,古郊外叫甸,明初有通士潘洞雷居此,故后人取名雷甸。辖区自清末至解放前为雷甸乡、双溪乡、白云乡,1949年5月解放,同年7月建政为雷甸、杨墩、塘北、双溪四个小乡,1956年2月并为雷甸、塘北两乡。1958年10月两乡合并成雷甸人民公社,下设六个管理区。1959年撤销管理区,设置14个行政村和一个水产村,1982年雷甸人民公社改称为雷甸乡,1987年行政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即雷甸镇,以镇管村,2000年,区域调整,现有11个行政村和一个水产村。

雷甸交通便捷,09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302国道和杭宁高速、沪杭高速公路相连,古运河横穿全境,宣杭铁路近在咫尺。公路、铁路、水路货运十分便捷。

雷甸地理位置方便,区位优势明显。是杭州的卫星镇,与杭州余杭区仅隔一条大运河,距上海160公里,是德清面向杭州的南大门。

下高桥遗址

下高桥遗址位于雷甸镇下高桥村村委西侧,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6年9月,下高桥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庆云桥

庆云桥位于雷甸镇塘北村库桥头,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4月,庆云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墩遗址

杨墩遗址位于雷甸镇杨墩村木鱼桥自然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10年4月,杨墩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解放,同年7月建政为雷甸,杨墩,塘北,双溪四个乡;1956年2月并为雷甸、塘北两乡;1958年十月两乡合并成立雷甸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开为雷甸乡;1988年9月省民政厅浙民复字(88)123号文批准撤乡建镇为雷甸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