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行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4 12:47

地名由来:“庙行”为庙巷的谐音,庙行镇原是小集镇,元末明初,境域内鹅艬河畔建有泗漕庙,清乾隆《宝山县志》、清光绪《宝山县志》均有记载,泗漕庙,亦称水漕庙(泗与水,沪语同音),庙旁有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进出小路为庙巷(巷与行,沪语同音),小村庄也被称为庙行镇。民国21年(1932)“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在庙行英勇作战,打退了三万日军猖狂进攻,取得了庙行战役胜利。自此之后,一直沿用庙行地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庙行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庙行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庙行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4月,庙行镇被命名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18年5月,庙行镇被命名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庙行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清乾隆《宝山县志》记载,本地有座泗漕庙(在抗战和文革中被毁),香火很旺,庙旁有一个村庄,进出村庄的巷子叫“庙巷”。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十九路军在庙巷浴血抗战,阻击3万日军进攻,战地记者将此役误写成“庙行大捷”(巷与行,沪语同音),从此该名称沿用至今。

庙行位于宝山区中南部,东与张庙街道和高境镇毗邻(以共和新路为界);南与闸北区彭浦镇接壤;西与大场镇相邻;北与顾村镇、杨行镇相望(以薀藻浜为界)。庙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外环之间,紧靠中心城区,镇域内有共和新路高架、轨道交通1号线(规划中的M18号线也从镇内穿过)等,距离人民广场仅12公里。

庙行1956年建乡,隶属于上海北郊区。1993年撤乡建镇,改称庙行镇。1996年区划调整,共和新路以东地区划归泗塘、通河两个街道(现张庙街道),庙行镇的范围就是共和新路以西,薀藻浜以南,西至大场机场,南与闸北区彭浦镇接壤。

庙行历史上是一个纯农业地区,上世纪80年代是上海十大“菜篮子工程”基地之一,有万猪场、万鸡场等,禽蛋奶三项农副产品上市量位于全市各乡镇之首,1993年开始经济转型,走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全镇地域面积5.96平方公里(43%的面积是建设敏感区),户籍人口29272人,常住人口89615人,下辖3个行政村(场北、野桥、康家),有3个村级公司(骏利、宝业、新星,前身为周巷、前进、新一等几个行政村,撤制村队后产业留在庙行,人员属地化管理),5个镇属公司(共康经济区、资产公司、商贸公司、房产公司、物业公司),14个居委会,9所学校。

历史沿革:

庙行镇域成陆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0~550),唐代起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前属昆山县,嘉定十年昆山县分出东境建立嘉定县,此后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雍正初年均属嘉定县。

清雍正二年(1724),嘉定县分出东境依仁、守信、循义、乐智4乡所属的13个都的全部或部分建立新县,定名为宝山县,与嘉定县同城而治。

雍正三年实行分治,此时,境域属依仁乡范围,隶江苏布政使司直隶太仓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宝山区隶属江苏省。

民国三年(1914)1月,隶江苏省观察使,5月,省下设道,隶江苏省沪海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沪海道,直隶江苏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实行县辖区制,隶属于宝山县第二区(大场)。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抗战胜利后,庙行地域内改设藻南乡、大东乡、鹅浜乡,同时隶属于江苏省宝山区大场区和上海第二十四区,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地域正式归于上海市第二十四区(后更名为大场区),南藻乡、大东乡、鹅浜乡为大场区的二、三、四保范围,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后,境域仍隶属于上海市大场区。

1950年3月,设场北乡。

1951年10月,分设场北、场东两乡。

1956年1月,场北乡、场东乡以及新建乡的两个村从大场区中分出,成立庙行乡,隶属于上海市北郊区。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宝山县南部地区由原淞南乡、高镜乡、庙行乡全部地区和中心乡北部地区以及工农乡、塘南乡、江湾镇、中心乡南部地区的农村部分组成先锋公社,原庙行乡属先锋公社五大队范围,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县。

1959年公社调整,境域属新桥公社。

1961年,从新桥公社分出,建立庙行公社,此后基本稳定。

1984年撤社建乡,建庙行乡。

1988年吴淞区、宝山县“撤二建一”,成立宝山区,庙行乡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区。

1993年撤乡建镇,建庙行镇至今,使用至今。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