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乡

联合创作 · 2023-09-15 19:26

地名由来:因乡政府驻地胜利村而得名。胜利村,原名田家村。土地改革时,农民协会为纪念革命胜利,改为胜利村。

胜利乡是汤原县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北纬46°46′30″--46°52′20″,东径129°50′20″--130°07′00″。东隔格界河与佳木斯郊区望江镇接壤,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郊区敖其镇隔江相望,西靠汤原镇,北与太平川乡毗邻,是一个沿江平原区,境内有汤原农场交错接壤。

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18个乡直单位,乡村总户数3,546户,总人口15,122人,其中农业户数3,431户,农业人口14,390人,劳动力3,018人,土地总面积134,718.2亩,其中耕地面积78,600亩,另有洪源区耕地3,207.5亩,林地10,920亩,荒地草原10,410.9亩,水域11,984.4亩,建设用地17,869.2亩,其他用地1,725.5亩。耕地土壤肥沃。沿松花江18.48公里建有标准防洪堤坝,引汤续建工程水流经4个村,直接受益水田面积达1.5万亩,可发展水田面积5,000亩。

胜利乡历史悠久,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集商贸各业为一体的农业乡,有得天独厚的地源优势。绥佳铁路贯穿全境,辐射17个村屯,哈萝公路穿乡而过,沿江设有小流口直通松花江,由此带动全乡特色经济的发展,以绥佳铁路为轴线的黑色经济带,沿线村屯大民粘玉米、烟、苏子叶等农副产品,并引得为粮食的再加工,如元宵、粘豆包、大楂子、玉米面、江米面等,产品销售已占领佳木斯、南岔等地市场。发展成各类型专业村11个,其中养猪专业村1个,养鸡专业村2个,晒烟专业村2个,小辣椒专业村2个,粘玉米专业村3个,元宵专业村1个,大蒜专业村1个。旺季每天都有300人进城营销农产品,日平均收入1.5万元。以哈萝公路为轴心的绿色经济带,发展路边棚室20个, 路边瓜果蔬菜面积8000亩。 2000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3,654.7万元,畜牧业产值达到600万元,乡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02万元。

胜利乡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上,走特色路、办绿色牌,效果明显,并有广阔的物资资源,水田全部实现超稀植和旱育稀植,水稻品种选用高产、优势的948、9031品种,并借引汤和黑金河的天然水资源,发展绿色优质产品。吉城、居德、伏兴等村纯旱田区,发展高效优质玉米、大豆,我们还根据不同村的不同情况,发展订单农业粘玉米60万棒,甜菜2,500亩,烤烟2000亩,晒烟1,000亩。

历史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属汤原县东二区。

1916年属第四区。

1939年属太平川村。

1945年隶属第二区,1948年隶属太平川区,1950年改称第二区。

1956年2月设置胜利乡。

1958年将太平川乡并入,改称胜利人民公社。

1974年12月,将胜利人民公社西北部地区划出,分设新兴人民公社和太平川人民公社。

1984年7月,胜利人民公社改称胜利乡。

名称沿用至今。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