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田乡
地名由来:早在洪武初期,河南开封府魏世富等人,因家乡受灾,逃来此地建村,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在此以前,该地原为一片荒郊,漫生菖蒲、野草,魏世宝率同旅人等,垦荒辟田,取“蒲”字去草治水之意,定名甫田。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甫田乡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甫田乡位于武宁县城西部,地处赣北幕阜山区,面向柘林库区,东与宋溪镇接壤,西与澧溪镇毗邻,南与石渡乡一河相隔,北靠湖北通山、阳新两县及本县大洞乡,集镇离县城25公里,国土总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万余亩,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全乡2006年撤并为7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乡村总户数3263户,人口13547人,除外湖兰姓畲族、甫田细砂岭雷姓畲族,石羊马姓壮族以外其余均为汉族。二00五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61万余元,人平均收入3515元。
一、历史沿革
查旧县志清朝以前历代所管辖行政区划无详细记载,难以考证,从另一段叙述涉及行政区划是“武宁向属巨邑,编乡二十”。历经唐、宋、元、明、清,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前武宁县辖九乡五十四都。自1824年后仍为九个乡五十四都。甫田乡现管辖地域属北乡管辖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和二十七都,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北乡改名为登瀛乡,现在的石羊、建富、烟港、甫田、干楼、湖滩、外湖、杨廖等地属登瀛乡管辖,其余部分分别属年丰乡和下南乡管辖。1930年(民国29年)乡改为区,933年(民国24年)全县设5区,290保1688甲,1935年全县划为51个乡保,将联保设在区一级,甫田一部分属一级联保,一部分属二级联保。1939年3月29日,日军侵占县城,县政府迁往石门楼,联保工作混乱,处于瘫痪状态。1945年8月,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全县行政区划同前,区(联保)仍照原设置。1948年,撤区(联保)建制,全县划22个乡,1个镇,下辖198个保,保以下设1878个甲。甫田乡现在管辖的地域大部分在本乡,小部分在现在的澧溪镇和石渡乡,当时设置6保56甲,以上行政区划直至1949年5月解放时止,未变动。
平尧生态农庄
平尧生态农庄,位于甫田乡茶棋村武宁湖畔。土地总面积210.7公顷,三面环湖,风光秀美,在武宁享有“山庐山”美誉。该园已种植板栗、柿子、桃子、布郎李、杨梅、葡萄、桔子、柚子等水果面积15公顷,
历史沿革:
秦统一中国(前221),在淮南设九江郡,甫田属之。
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四十二都,分属北乡、年丰乡和下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4年前甫田分别归月田、澧溪、石渡区管辖;1961年设干楼人民公社(小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将三贤、茶棋、平尧、上坑、洞口5个大队划归宋溪公社,烟港、建富、石羊、东坪4个大队划归澧溪公社,干楼、湖滩、外湖3个大队划归石渡公社,龙须划归伊山公社。
1970年11月经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干楼人民公社,从宋溪公社划出三贤、茶棋、平尧、上坑、洞口5个大队,从澧溪公社划出烟港、建富、石羊、东坪4个大队,从伊山公社划出龙须1个大队,从石渡公社划出干楼、湖滩、外湖3个大队,从箬溪公社迁入的农科所共14个大队(所)组成干楼人民公社;1980年改干楼公社为甫田公社,1984年3月改甫田公社为甫田乡,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