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口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地名由来:相传舜帝南巡,途径此地,后世立寺纪念,名为虞万寺。清同治年间,松滋江堤溃口形成松西河,江水东冲,与虞万寺东的祝家河汇流形成深潭,寺前一对石狮被大水卷入潭中,石狮子入水口,故称“狮子口”。

2018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狮子口镇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一)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设孱陵县,狮子口为孱陵辖区。东汉末年(公元209年),刘备改孱陵县为公安县。东吴时期,狮子口镇属孱陵县辖区。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狮子口属永安县。清光绪、宣统时期,狮子口镇划分为东西两部。民国六年(1917年),改为西南上乡。1946年,狮子口分为谷神、德和、靖津三乡。

建国初期,狮子口镇属公安县第一区管辖,申津渡属公安县第七区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成立金狮、群兴两个公社。1983年冬恢复区乡建制,复立金狮区。1987年撤区建镇后分为狮子口与申津渡两镇。1999年冬,狮子口与申津渡两镇合并为狮子口镇至今。 (二)地理位置。狮子口镇位于公安县西南边缘,长江支流松西河右岸,属长江支流交错的湖区地带,三面环水,水高垸低。该镇东北与南平、斑竹当二镇(松西河)隔河相望,西南濒临外洈水河,与松滋市纸厂河镇接壤。它是一个独立水系的大垸,中间有内危水可穿过全境,凭县际汪纸公路与207国道相连。 (三)基本情况。狮子口镇离县城45.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16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099亩。通过合村并组现有21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狮子口镇现有总户数14242户,其中农业户13042户,总人口60365人,其中农业人口52401人,总劳动力26833人。全镇居住主要有汉族和回族。

(四)名优特产。狮子口镇土地肥沃,气候环境适宜,土质好,水资源丰富,其名优特产有:长虹脐橙、王官溪蜜柚、优质柑桔、砂梨、香莲、四大家鱼、黄鳝、甲鱼,均属绿色环保食品。

鸡鸣城遗址

鸡鸣城遗址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该遗址为一新石器时代城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330-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距今5000多年。城垣外有城壕

历史沿革:

明朝至清朝前期,狮子口镇东南部为公安县永安乡谷升村部分,西北部为长乐乡刀环村、白湖村、牛头村部分。

清朝后期,镇东南部为长乐乡谷升里部分,西北部为永安乡刀环里、白湖里、牛头里部分。

民国时期,镇东部属公安县一区、二区,西部属二、三区。

1948年镇东部属保和乡,西部属靖和乡。

1950年镇东部属城关区(现南平镇),西部属申津渡区(原申津渡镇)。

1951年设金狮乡,1955年镇东部属金狮区(现南平镇),西部属东港(现斑竹垱镇)。

1956年撤区并乡,镇东部属金顺乡(狮子口)、保城乡(王家场),西部属群兴乡(申津渡)、大湖乡(河口)。

1958年为金狮人民公社(狮子口)。

1961年恢复区建制,金狮人民公社改为金狮区,下辖管理区改为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镇东部设金狮公社(狮子口)、西部设群兴公社(申津渡)。

1978年,群兴公社并入金狮公社(狮子口)。

1983年恢复区建制,金狮人民公社改为金狮区(狮子口),设狮子口镇。

1987年撤区并镇,镇东部设狮子口镇(狮子口),西部设申津渡镇(申津渡)。

1999年12月,申津渡镇并入狮子口镇,地名沿用至今。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