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龛乡
地名由来:以历史故事传说事件而得名。唐中宗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幽闭房州。唐朝开国天将薛仁贵之后薛刚起兵反唐,意恢复李唐天下,在此屯兵。建高台作神龛,拜祭先祖神灵。也作为发兵时摆香位、发香符、拜神灵的场所,故名上龛。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上龛乡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房县辖乡。1949年上龛区(十一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区,1975年为公社,1987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85公里。面积355平方公里,人口1万。车九(车家湾一九道)公路穿境。辖王家湾、草池沟、五台沟、范家垭、上龛桥、四湾、白玉坪、五池沟、干溪、黄龙山、扁担沟、双龙、江南沟、杜家沟、高草坪、金竹园、湖溪沟、鞍场、百户沟、石柱、二荒坪、青龙、南冀、乌梢尾24个村委会。农业以玉米、小麦、土豆种植为主,为县木材、生漆、药材主产区,产黄连、天麻、麝香、三七等500多种药材。有虎、黑白熊、猴子、娃娃鱼、野猪、羚鬃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历史沿革:
南宋理宗保佑六年(1258),大元兵(蒙古族)入属,川人避兵祸开始东迁,入此深山开荒种地谋生;明初,刘通起义军转战于此失败后,朝廷编保甲乡里,查户籍教化,崔租赋徭役;清康熙五十九年,在此设立巡检司,专司剿匪治安;清光绪七年(1881)为加强统治加强治安,改保甲乡里制,为民团联保制,设上龛联保,归九道团所辖;1934年改称太湖乡;1935年改称范家垭联保;1946年改称太湖乡,为全县14个乡之一;1952年8月,建立新政权后,调整新政区划称十一区,辖上龛等15个小乡,区政府设上龛;1956年3月,改称范家垭区,辖7个乡;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分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成立上龛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6个生产大队,144个生产队;1961年6月,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称上龛区,原6个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另组建二荒坪,白峪坪两公社,归上龛区所辖;1970年9月,将上龛区官封公社划归新成立的神农架林区;1975年3月,撤区并社,撤销上龛区,将二荒、白玉、黄龙、仓坪、湖溪、双龙6个公社合并为上龛公社;1984年6月,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设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上龛区,辖仓坪河镇、白玉坪、黄龙山、双龙、湖溪沟、二荒坪等镇、区、乡四个区办场;1987年10月,撤销区级建制,成立上龛乡,原区辖乡政为管理区;2001年4月,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上龛乡镇管理区撤销。
"现上龛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0.73万人,辖区面积237.4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