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峪河乡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7:00

地名由来:以辖区地形地貌特征而命名。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修建武当山,家中的丈夫及男丁去家中的妇孺儿童盼望着父兄夫儿的归来,常站在河边遥望着亲人回家,路上必然经过那条山谷,这条河流,故曰‘望峪河’后来演变成“万峪河”。

2023年2月,万峪河乡被命名为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房县辖乡。1974年前为沙河区(公社)所辖,1975年建万峪公社,1987年置万峪河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74.5公里。面积192.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县乡公路过境。辖金仓、栗子坪、古竹园、班河、建设、大水田、小坪、双岭、天坪、采育场、谷场、红崖、白料凹、中院、黄土、山嘴、蔗湖、长坦河、筒子沟、老人坪、林沟、碾湾、大堰、雷坪、旱田25个村委会。老人坪村青铜矿储量较大。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盛产木耳、香菇、板栗、核桃、桐油以及天麻等野生药材数千种。野生动物有獐子、草鹿、娃娃鱼、果子狸、金丝猴等。老人坪毛家大院苏维埃政府旧址尚存。.

历史沿革:

清朝多沿明制,清朝光绪七年(1881)至宣统三年(1911),属东乡老鸦峪团辖。

属栗子坪联保、黄柏沟联保区域;民国元年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来到房县,开展土地革命,在万峪河建立了列家坡苏维埃乡政府,地址是现万峪河乡老人坪村列家坡;民国二十一年,属二区;民国二十三年,青玉镇(青峰),雷栗乡(栗子坪);民国二十四年12月,又恢复二区设玉堤店;民国二十四年12月15日,撤销区公所,并区署,青峰镇(二区),下属栗子坪联保,辖6保;民国二十五年6月3日,废联保为乡,区不变,属栗子坪乡;民国三十二年12月10日,撤销青峰区署乡不变;民国三十五年5月,属雷栗乡辖10保;1949年1月,全县解放,属沙河区;1950年8月,为沙河六区,辖11村;1951年7月,改村为乡,乡下为闾;1952年8月7日,属沙河六区辖13乡,其中长青、雷坪、平原、班河、双岭、万峪属现在万峪河乡辖区;1953年,乡下闾改为初级社,1955年由初级社改为高级社;1956年3月,全县由195个乡(镇)合并为96个大乡,属沙河乡区辖9个乡,其中班河、万峪、长青属现在万峪河乡;1958年11月11日,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将沙河区改为沙河公社,辖9个管理区,其中班河管理区、万峪管理区、长青管理区;三个管理区中黎明、双岭、小岭、天坪、黄柏、民主、金仓、平原、白米、旱田、中院、黄土、山咀、红岩、红光、远景、碾湾、林沟、上坪、大堰、雷坪、藨湖等大队属现万峪河乡辖区;1961年6月20日,恢复沙河区(六区),增划双沟、清河公社;1975年3月,撤区并社。

将原万峪、峪河、班河、长青公社合并为万峪公社;1977年11月5日,撤消沙河区建制,沙河公社与万峪公社合并为万峪公社,社址万峪河;1981年2月18日,万峪公社更名沙河公社,社址八道河;1982年沙河公社移址魏家坪。

其中迎新、民主、天坪、黎明、中心、联盟、双岭、平原、建设、光明、黄土、燎原、山咀、曙光、红岩、建国、大堰、工农、碾湾、上坪、红光、远景、藨湖等大队属现万峪河乡辖区;1984年6月,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

恢复沙河区,其中班河、万峪河、老人坪三个乡为现在的万峪河乡;1987年,撤区并乡后由(万峪河、班河、老人坪)三个小乡合为万峪河乡,辖下25个村和一个林场(旱田、中院、谷场、白米、大堰、老人坪、长滩河、小坪、栗子坪、代家坡、山咀、黄土、红岩、筒子沟、林沟、碾湾、雷坪、藨湖、双岭、天坪、大水田、建设、金仓、班河、古竹园、采育场);2001年3月19日,万峪河乡由原25个村合并为十一个村和一个林场(旱田与黄土合并为旱田村,中院、山咀合并为中院村,谷场与红岩合并为谷场村,白米与代家坡合并为白米村,大堰、藨湖村一组合并为大堰村,雷坪、藨湖村二、三组合并为雷坪村,老人坪、碾湾、林沟合并为老人坪村,长滩河与筒子沟合并为长滩村,小坪、双岭、天坪、合并为小坪村,栗子坪、古竹园合并为栗子坪村,金仓、班河村四组合并为金仓村,大水田、建设、班河村一、二、三组与采育场合并为白云观林场),划分为三个片(万峪河、班河、老人坪);2005年,万峪河乡由十一个村和一个林场合并为9个村,长滩、老人坪、旱田、谷场、白米、中院不变,大堰与雷坪合并为大堰村,小坪与白云观林场的建设、大水田、合并为小坪村,栗子坪、金仓、白云观林场的原班河与采育场合并为栗子坪村。

现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0.87万人,192.2平方千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