洎阳街道
地名由来:因位于乐安河北面,乐安河又称洎江,因其河之北为阳发源于德兴洎山下,故名。
洎阳楼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洎阳街道为第一批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洎阳街道,全称“江西省乐平市洎Jì阳街道,位于乐平中部偏西,乐安河北岸,市政府所在地。面积18.1k㎡,人口108463人。2001年由原乐平镇撤镇设街而立,是乐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22个居委会(其中六个农村居委会)、街办企业8家、1个农科所和1个林场。办事处驻联盟居委会洎阳中路。皖赣铁路、乐(平)德(兴)铁路、206国道、乐上公路过境。乐安河终年通航,是赣东北物资集散地。有列为乐平古十景之一的观音阁、观音泉,纪念地有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乐平县苏维埃旧址、登高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馆和红十军纪念馆等。
洎阳街道管理观音泉、扶摇、陶家桥、景丰门、南外街、安平、东湖、迎宾、文昌门、沿河、飞仙桥、人民新村、联盟、鹅头山、城郊、邹家、中店、镇东、湖腰畈、庞公、八一、友谊等22个居委会。办事处驻洎阳中路。
-
历史沿革
因位于乐安河(又称洎江,因其支流发源于德兴洎山下而得名)以北,故名。
洎阳为历史古镇,始建于陈,原名会昌镇。
唐会昌六年(846年)易名花靥镇。
中和三年(883)年起为乐平县治。
1930年8月至12月为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1943年属第一联保。
1944年以内河为界,设一镇、二镇,后分别改洎阳镇、乐平镇。
1945年两镇合称洎阳镇。
建国后成立乐平县城关区,辖五个街。
1950年改名乐平镇。
1958年称乐平镇公社。
1960年辖区扩大到34个大队。
1961年恢复原辖区。
1980年12月恢复乐平镇。
1997年,面积19.2平方千米,人口8.3万人,辖东上街、东下街、周家巷、状元巷、扶摇巷、方家祠、石油、南大街、文昌门、南外街、大码头、程家巷、张家巷、西大街、宫保巷、李家岭、保养场、饶建、十亩地、陶家桥、北上街、北下街、永聚巷、大寺上、人民新村、居民新村、鹅头山、机场巷、气象巷、铁路、八一31个居委会和城郊、邹家、中店、镇东、湖腰畈、庞公6个行政村。
2001年,撤销乐平镇建制,设立洎阳街道。
-
邮编代码
[邮编]333300 [2008年代码]360281001:~001友谊居委会 ~002鹅头山居委会 ~003联盟居委会 ~004八一居委会 ~005飞仙桥居委会 ~006民新村居委会 ~007陶家桥居委会 ~008南外街居委会 ~009安平居委会 ~010迎宾居委会 ~011景丰门居委会 ~012文昌门居委会 ~013扶摇居委会 ~014观音泉居委会 ~015城效居委会 ~016邹家居委会 ~017湖腰畈居委会 ~018镇东居委会 ~019庞公居委会 ~020中店居委会 ~021东湖居委会 ~022沿河居委会
-
经济发展
2007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122591万元;财政总收入355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9%,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收入1987万元,较去年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招商引资共引资10937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5620万元,较上年增长了25%。
洎阳楼
洎阳楼是乐平市乐安河两岸景观建设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展示当地人文、历史的功能,呈内6层外3层的结构,整体建筑高度超过41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一新地标于春节期间正式亮灯,成为
历史沿革:
洎阳街道为一历史古镇。
始建于南朝陈,原名会昌镇。
唐会昌六年(846)易名花靥镇。
中和三年(883)起置乐平县治。
元、明、清皆属县直辖。
1943年属第一联保。
1944年以内河为界,设一镇、二镇,后分别改洎阳镇、乐平镇。
1945年并两镇合称洎阳镇。
1950年改名乐平镇。
1958年称乐平镇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成立乐平镇人民政府。
2001年,将乐平镇更名为洎阳街道,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