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4:50

地名由来:因辖内的主干道南街(今八一七北路)而得名。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南街街道 位于鼓楼区中西部。东以八一七北路为界,与东街街道接壤,南临乌石山麓,与安泰街道相邻,西至小柳、河南新村,与洪山镇相接,北以虎节路、贤南路、杨桥路为界与华大街道、鼓西街道毗邻,面积1.56平方公里,居民1.60万户,人口约5万。街道办事处设在黄巷28号。2000年,辖内有集体企业338家,个体工商户1147家;设文儒、南街、塔巷、南后、安民、闽山、驿里、花前、小柳、城下、杨桥、柳河、河南一、河南二、学院、澳门、灵响、芍园、宫巷19个居委会。境内自宋代始,都是福州旧城区商贸中心;民国时期,这里已是商店密布、繁华热闹的街市。著名的“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界,西侧,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自北而南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旧城改造,原杨桥巷、吉庇巷已不复存在,今名杨桥路、吉庇路。辖内现存较完好的名居有:林则徐祠堂、林觉民故居、黄巷小黄楼、六子科甲楼、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等。

附:南后街地名由来南后街位于鼓楼区西部,北起杨桥路,南至澳门路;与南街并行,为连接“三坊七巷”的主要通道。《福州百科全书》记述:“宋代名后街,因位南街后,改今名。”在现代作家郁达夫、王西彦笔下,南后街是古旧书店和印书作坊密集的市街,许多文化人喜当常客。还有传统元宵花灯的集市招徕顾客和揽胜者,名驰远近。如今,这条长640米,宽12米的街道,商店多以服装鞋帽为主。两侧双层的店铺改为民居的尤多。

《榕城考古略》载“郡西南隅自杨桥直南至鸭门桥,皆曰南后街”,杨桥,指杨桥巷,今拓宽成杨桥路,当年的寻常巷陌,已踪迹俱无。即使杨桥名存,桥也被埋在宽大路面之下.未必为人知悉。鸭门桥今在,过桥连接澳门路。

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南侧53号(原27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0月,经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10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

郎官巷建宁会馆

郎官巷建宁会馆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郎官巷17号郎官巷东段。始建于元代,现有建筑物系清代由建宁人出资重修。福州建宁会馆位于郎官巷,东近严复故居,西邻南后街,始建于清代,地理位置优越。三国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西段北侧的宫巷11号(现2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由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并加以修葺,现为沈家后裔住宅。为明代民居,坐北向南,周围封火墙,总面积2

吉庇巷谢家祠

吉庇巷谢家祠位于三坊七巷东南侧,南临安泰河,东靠八一七路,处于吉庇路中段。中轴线坐北朝南,建筑初建于明代,清末时为谢氏人家祠堂。由临街的石门框入门头房,门头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北侧设青

文儒坊尤氏民居

文儒坊尤氏民居位于鼓楼区文儒坊东段南侧,建于清乾隆间,道光及民国初期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座共三进,花厅位于主座东侧,亦为三进,皆有后门可通丰井营,其中之一即为丰井营2号。大门原是木构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南街街道成立于1955年,1968年改名前卫街道,1978年恢复原名,沿用至今。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