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口镇山岔村

联合创作 · 2023-10-07 12:50

2020年11月,山岔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

2020年8月,山岔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19年12月,山岔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7年10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山岔村2017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1年12月,山岔村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山岔村是黄山东海大峡谷,距黄山南大门仅5公里,2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山石奇特,竹树茂密,河水清净翠绿,是安徽省“百家生态村”和“黄山市生态文明村”。自1986年上张村民组开发翡翠谷景区开始,山岔立足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坚定不移地走旅游兴村之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又相继建成了九龙瀑、凤凰源等五大景区,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为主,度假休闲为补充的多种旅游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全村13个村民组,760户2342人,拥有各类车辆200余辆,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75%以上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以及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山岔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90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9名。2011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76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40元。

一、 自然地理

山岔村位于黄山风景区东南麓,村内众多景区是黄山风景区的重要补充。

山岔村呈东南 -西北走向的椭圆形,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米—1200米之间,土壤多为发育在花岗岩的山地黄壤,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7度,年平均降水2241.6毫米,年无霜期221天。山岔东北邻黄山区谭家桥镇,东南与黄山茶林场、徽州区富溪乡交界,南至汤口镇汤口村,西北止黄山风景区,共有水田388.7亩,茶园1893亩,旱地138.87亩,山场40430亩(其中林山31267亩,毛竹10000亩),木材蓄积量5.1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200万株,有竹海之称。

山岔村205国道以西属峰林地貌,苦竹溪、翡翠谷、凤凰源均属于冰川移动刨蚀而形成的U型谷,乌泥关、黄狮谠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大量冰啧石,相传为黄帝炼丹的"丹井”"药臼”在几条峡谷中随处可见,冰川谷和冰川支谷形成的冰川悬谷如九龙瀑、三叠泉瀑布等;205国道以东属中高山地貌,南北之间形成狭小的块状盆地,村民均散居于此,形成13个自然村落,中低山丘陵地带为村民的生产区。

山岔境内小溪众多,其中丞相源、丞相东源(翡翠谷)在村中心汇入香溪河,流经石门水电站、麻川河,进入太平湖。

二、自然资源、物产

1、矿产资源

位于黄狮谠村民组后的布水峰下钨矿蕴藏量丰富,含量高,一条长450米,宽17—18米的石英脉带呈北东向展布布于花岗岩体边缘,是了解地质知识的理想地方;上张翡翠谷内蕴藏有大量金铜矿。

2、动物资源

国家保护动物有虎、金钱豹、苏门羚(四不象)、娃娃鱼等,还有黄山独有物种黄山短尾猴、祁蛇(五步龙)。

3、植物资源

上张、舒家、田段分布有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苏坑、河东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灵芝、黄连、甘草等野生珍贵中草药分布于高山密林之中,黄山石耳是黄山独有的野生山珍菜,有清热降火的药效。直坑茶叶因地处高山,品质较好,该组创制的“翡翠雀舌”曾在黄山区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三、历史沿革及现状

山岔历史上属古徽州,其历史可溯至隋唐,距今约有1400年。清以前属徽州府歙县小北乡,通德乡,林前里,十三都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山岔被编为第76保,下分八甲六村,分别为:

八甲:方家、寨头、河东、杨家坪、苏坑、下东坑、上张、黄狮谠(今天的方家、寨头、河东、杨家坪、苏坑、下东坑、上张、黄狮谠、乌泥关)

六村:田段、苦竹溪、白果树、谢家、舒家、八老坟(今天的田段、苦竹溪、舒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歙县第四区黄山乡,下分五闾,1952年改山岔乡,属歙县黄山区。1958年属歙县黄山区,黄山人民公社,称山岔大队。1983年成立县级黄山市,山岔划出歙县,归县级黄山市汤口乡所辖,称山岔村,1987年成立地级黄山市,山岔归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所辖至今。

山岔村现有13个村民组,分别为:田段、苦竹溪、舒家、寨头、方家、上张、下东坑、乌泥关、黄狮谠、苏坑、杨家坪、河东、直坑,共760户,2342人。

田段:位于山岔最西南,与汤口居、黄山风景区接壤,村民组后有九龙瀑,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

苦竹溪:南与田段接壤,西连黄山风景区,北与舒家接壤,是黄山东大门出入口,村民组后有九龙瀑景区,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

舒家:南接苦竹溪,西连黄山风景区,村民组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茶业。

寨头:位于山岔中心,村委会所在地,村民组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茶业。

方家:位于山岔中部,村民组三面临水,西北边有205国道,2007年因项目征迁,现集中居住于天湖新村,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接待、农业、茶业。

上张:位于山岔中北部,村民组后有翡翠谷景区,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

下东坑:位于山岔东南部,村民组四面环山,琴溪贯村而过,环境优美,村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茶业。

乌泥关:位于山岔东北部,村民组后有凤凰源景区,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农业。

黄狮谠:位于山岔最东端,村后有野外探险游基地,东接谭家桥镇,后有黄山布水峰,前有205国道,村民主要从事农业、交通运输业。

苏坑:位于山岔东南部,东、南与谭家桥镇接壤,村民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村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茶业。

杨家坪:位于山岔中南部,村民组前有香河流过,河边古木参天,香溪漂流景区位于村前,村民主要从事旅游、农业、交通运输业。

河东:位于山岔中部,为山岔最大的村民组,村民组前有香溪河流经,上游有天湖景区,村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和农业。

直坑:位于山岔最南端、海拔600米的中山区,与徽州区交界,村民组后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地保护区—天湖,村民主要从事林业、茶叶生产,创立了“翡翠雀舌”茶叶品牌。

四、文物古迹

龙禅院:位于九龙瀑景区,过龙女潭上行300米至大坪,坪三面临溪,广约10亩,坪上有云阳仙阁,系人们为纪念云阳先生在龙源养龙而建,后有僧人改阁为院,名龙禅院。古院已湮没,今遗迹尚存,有“龙禅院古塔之位”碑,现拟在遗址上进行修复。

梅林书屋:位于九龙瀑景区,过龙禅院至梅林书屋。传说,清代曹文植、曹振镛曾在此建庐读书。龙源系丞相源之下段,丞相源因宋代丞相程元凤在源中隐居而得名。故民间流传有“山中一奇事,一溪三宰相”佳话。书屋旁溪中有一巨石若丞相帽。

黄山胜境坊:在苦竹溪村后,登山道中原有一座跨路而立的四柱石牌坊,上刻“黄山胜境”,为乾隆年间两江总督、河务统领高晋所书。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提及要游览黄山,高晋为迎圣驾,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建造了这座接驾坊,并整修了入山石径。如今这座石坊被毁于“文革”破四旧,青石匾额摔成四块,1991年九龙瀑景区开发时村民献出了该青石匾额。曾有诗咏道“石坊古朴翘飞檐,刻凤雕龙增新颜;为迎乾隆游胜境,东门高耸海天涵。”

天绅亭:位于苦竹溪的登山道中,建于康熙之后,为六角亭,文革期间苦竹溪村民烤中饭不慎失火烧毁,现有遗迹。

鹤林寺:位于翡翠谷口,建于清康熙之后,嘉靖年被毁。

志祖桥:位于翡翠谷口,建于清康熙之后,为单孔石拱桥,是古代连接太平的重要桥梁。

乌泥岭:此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南宋守将蒋果守岭,曾在此大战金将马吉。明末时有农民义军出没于此。岭上丛林茂密,花草甚多,后人感蒋果、香姑夫妇之情,曾于乌泥关旁建山神庙,奉为山神以祀之。庙中绘有蒋果、香姑夫妇画像和乌泥关抗金之战的壁画。1934年12月14日寻淮洲、粟裕将军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从江西出发途经乌泥关遭到-的重兵伏击,12月15日突围撤出,寻淮洲负重伤,在向茂林转移途中牺牲。

石刻、碑刻

“爱”—25平方米,取自苏轼手迹。

“揽翠楼”—位于翡翠谷口,-书。

“百爱碑”—位于翡翠谷口,集古今名家手迹。

“五彩缤纷”—位于花镜池,爱觉新罗·溥杰手书。

“拼搏前进”—位于碧簪池,张震手书。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位于碧簪池,-手书。

“灵秀”—位于翡翠谷口,董其昌手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翡翠谷口,启功手书。

“凤凰源”—位于凤凰源凤凰池,袁晓园手书。

“翡翠谷”—位于翡翠谷入口,-手书。

“黄山胜境”—为断碑,位于九龙瀑入口,清代高晋手书。

“黄山胜境”—位于九龙瀑入口,张脉贤手书。

“玉环池”—位于翡翠谷玉环池,袁晓园手书。

“留得昨夜住山村,如何水天竞不分;眼前景物尽是非,三十六峰被谁吞;此去疑是蓬莱岛,万顷烟波望断魂;忽然一阵狂风起,青天还我归乾坤。”—位于翡翠谷回廊,陶行知诗。

“龙女潭”—位于九龙瀑龙女潭,袁晓园手书。

“卧龙(图)”—位于九龙瀑青龙涧,张脉贤书。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位于乌泥关凤凰源,-手书。

五、旅游景区

翡翠谷: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山翡翠谷,昵称情人谷。素有天下第一丽水、美好情爱圣地、黄山五绝之美称。峡谷长约6公里,分布着百余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或方或圆的翡翠彩池。池水或晶明或翠绿,绚丽多彩,宛若颗颗翡翠洒落谷中,故名翡翠谷。是黄山东部最长的一道大峡谷,谷中险峰竟秀、怪石争奇,森林茂密,花草芬芳,其间由瀑布连缀的大小潭池有100多个,构成彩池群奇观。获奥斯卡四项大奖《卧虎藏龙》影片中,竹梢打斗、池边爱恋、深潭寻剑、飞瀑踏波等美妙情景即取之于谷中。海粟老人赞曰:“没有到过黄山的人,不能称到过中国。未游过翡翠谷彩池者,不能称到过黄山。黄山之雄奇,见于莲花、天都,黄山的美梦必从翡翠谷彩池中浮出。”

九龙瀑:国家AAAA级风景区-黄山九龙瀑是中国七大名瀑之一,瀑潭双胜之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此瀑布源于炼丹、莲花、玉屏、天都诸峰,流经云谷寺,至香炉峰的垭口倾泻而下成瀑,通称九龙瀑。景区地质地貌独特,人文资源丰富,是黄山人间仙境中自然龙景大观,历史上“黄山胜境”坊和乾隆御道建于此,自此道亦可达云谷寺,登黄山。九龙瀑是黄山最壮丽的一条瀑布,以奇取胜。九龙瀑有三奇:一奇,瀑长600米,落差36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瀑潭双胜。二奇,地质结构奇特,为冰川悬谷瀑布,冰臼四处散布,冰川遗迹尤为神秘。三奇,黄山峰、石、松、云、水诸奇在九龙瀑一带别具风采。故称天下第一奇瀑。

凤凰源:凤凰源是黄山东海仙都峰与布水峰之间的一道大峡谷,纵深10余公里。谷中奇峰秀出,怪石、岩洞、瀑布、潭池、冰川遗迹众多,风光艳丽。凤凰于飞,一见就喜。谷口乌泥关,在205国道边,是古时进入徽州、黄山的关口,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英勇战斗之地,留有方志敏、粟裕等战斗的遗迹,今建有纪念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香溪漂流:香溪之水源自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和天都峰,全长5公里,流入艳湖,因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时,入溪洗灈、畅游后,香气经久不散而得名。香溪的近源是翡翠谷(昵称情人谷)的爱情水,故又昵称“爱河”,正所谓“漂流香溪,沐浴爱河”。黄山香溪风景区皮筏漂流全程2.2公里,是集漂流、冲浪、戏水、山乡风情、自然生态、徽州民俗于一身,内容最为丰富,漂流最为刺激,游玩最能忘情的漂流河段。

天湖景区:天湖景区位于河东村民组,周围植物茂密,是一座大林海、大竹海,现天湖景区正在开发建设。

农家乐:村内205国道沿线分布着众多山野村庄、农家屋舍,是游客停留驻足、放松休闲的理想家园。翡翠人家坐落于翡翠谷口,是依托翡翠谷景区建成的农家乐,按照“联合国最佳居住奖”要求设计,被安徽省建设厅列为“小康住宅建设示范新村”。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48幢农民别墅,客房328间,可同时接待600多位游客。2005年,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8年,又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森林旅游人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湖新村是是高速公路移民安置点,由黄山区规划设计院设计,占地43亩,居民104户,拥有1000多张床位,位于村中心区域,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是山岔又一个农家乐旅游接待的好处所。

六、近年山岔村荣誉榜: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

全国绿色小康村——2008年

全国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先进集体——2005年

全国计生协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

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

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7年

安徽省特色林业产业村:旅游休闲之村——2009年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08年

安徽省百佳生态村——2002年

安徽省乡村旅游省级专业示范村——2008年

黄山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先锋村——2007年

黄山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7年

黄山市生态文明村——2005年

黄山市首届文明村——2007年

黄山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2007年

黄山市旅游专业村——2008年

九龙瀑

九龙瀑——黄山第一大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黄山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全长600米,落差30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的壮丽奇观。景区内物种丰富,有黄山天然植物园之称;人文资源荟

翡翠谷

翡翠谷景区在黄山的东部,又称“情人谷”,谷中之水源出炼丹峰、始信峰,游人可至的景区有6000米长,峡谷中分布着大小彩池数百个,有40余个彩池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最大的彩池面积近1000平

凤凰源

凤凰源,是黄山东海布水峰与仙都峰之间的一道大峡谷,纵深10余公里,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黄山的主要景观之一。谷口在乌泥关205国道旁,交通便利。凤凰源中,奇峰秀出,怪石罗列,翠水长流,

龙禅院

龙禅院:位于九龙瀑景区,过龙女潭上行300米至大坪,坪三面临溪,广约10亩,坪上有云阳仙阁,系人们为纪念云阳先生在龙源养龙而建,后有僧人改阁为院,名龙禅院。古院已湮没,今遗迹尚存,有“龙禅院

山岔村附近有九龙瀑、翡翠谷、凤凰源、苏里南河、帕拉马里博、苏里南中心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有太平猴魁、太平湖鳙鱼、永丰萱草、黄山“臭”鳜鱼、黄山石耳、方腊鱼等特产,有太平猴魁制作技艺、轩辕车会、汤口火腿腌制技艺、婆溪河灯、五福神会、竹编(徽州竹编)(黄山市黄山区)等民俗文化。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