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镇
地名由来:原为南京至北京驿道站。传元末红巾军核心部曾驻此,故名红心铺,简称红心。
红心镇位于凤阳县东南部,凤、定、明三县交界处,区域面积16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75个村民组,9122户,35744人,其中非农业1879户3134人,农业7234户32610人,耕地面积69525亩,其中水田62656亩,旱地6869亩。全镇机关干部73人,村干部120人。
红心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基本农田:水利条件优越,为水、旱两用,主要发展水稻、小麦、蔬菜等产业。水面:主要是小Ⅰ型、小Ⅱ型水库及其500亩塘坝以上共有十几座。梅市池河以及支流有丰富的沙子资源,为优质建筑材料。山场资源有近万亩,均可植树造林,现在李武、蒋庄的板栗、油茶已具规模。发展林果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远没有得到开发。地下矿产有青石矿产、石膏矿等矿场,开发刚已起步,而且规模较小。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劳动力2万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劳务输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红心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一年稻、麦两季,年栽种优质稻6万亩,成为主导产业,可年产稻米29万吨,有大米加工厂4家,可年加工生产大米10万吨,产值22000万元。特色产品发展已初具规模。荷塘村的大葱、生姜、山芋,三里村的蔬菜,蒋庄、李武两村的茶树、板栗,这些特色产品的种植生产,均已成为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年外销蔬菜类产品达200吨以上,可创产值16万元。“健源牌”油茶已经工商注册,销往外地,梅市村新建年加工1万吨优质挂面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677.2万元,年利税539万元。畜牧发展迅速,已建成养殖大棚34个,建成养猪场15个,其中年出栏4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预计可年创收5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红心镇现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500万以上10个,1000万以上3个,完成生产总值 6.1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
赤栏桥
赤栏桥位于凤阳县红心镇,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216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向东南外放5米;西南外放20米;西北外放1
历史沿革:
1941年9月建立红心乡;1948年1月改为利民乡;1958年9月改称红心公社;1982年2月改称红心乡;1992年2月成立红心镇,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