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瓷街道
地名由来:为弘扬醴陵国瓷文化,故名。
黄泥坳街道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区西北部。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2005年)。辖姜湾、车顿桥、国光、八里庵4个社区,五里牌、老龙井、石子岭、姜村、华塘、横 店、石椴7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龙凤路3号。106国道、醴浏铁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文笔峰,文昌阁。1985年设黄泥坳街道;因境内有黄泥坳居民区,故名。1996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6万,办事处驻车顿桥,辖车顿桥、国光、中和、八里庵、新村、新胜、姜湾、姜岭8个居委会。2004年辖姜湾、车顿桥、国光、八里庵4个社区,五里牌、老龙井、石子岭、姜村、五华庙5个行政村。2005年,将原板杉乡的横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吴家段4个行政村划入黄泥坳街道;调整后,黄泥坳街道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总面积30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办事处驻龙凤路。2010年,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争一进百、科学跨越”战略目标,突出“三大战役”,全体干群同心协力,辖区单位创先争优,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完成了全年度各项工作指标任务,确保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年该办被评为株洲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我市抗洪救灾、行政执法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程曙光被评为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
经济发展
2010年,黄泥坳办事处对接园区发展,推进产业集群,突出企业服务,强化重点项目带动,全年实现企业生 产总值26.77亿元,较上年增长37.6%,其中规模企业产值完成11.8亿元,增长25.3%,工业固定资产投入9.8亿元,招商引资1.86亿元,引进企业3家,超额完成各项工业经济发展指标。2010年全年累计实现财政税收13461万元,其中工业园区上缴国税8000万元,地税1100万元;办事处本级地方财政税收3628.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404.2万元,比上年度增加870.2万元,增长30%,国税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完成847万元,顺利超收115万元,较上年增加233万元,增长36%。黄泥坳在确保时间任务同步的基础上,力争全年再次超收500万。全面启动和推动辖区的大小建设项目,使之成为效益基地,突出将星海明筑、瑞和新城、恒茂凯旋城、国瓷路、岳汝高速连接线、玉瓷路、李畋中路、320拓宽改造和“园中园”等房产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作为今年新的财源增长点,努力抓好建设协调,推动平稳施工,做好相关服务,争取项目创税2000万元,为顺利实现全年财政超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确保辖区大小企业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做到税收 “颗粒归仓”绝不外流。
-
城区建设
街道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做强西北、提升东南、整合中心”的思路,办事处要围绕“三创联动,城乡同治”,继续深化城市提质战役,将城北新区建设推向一个新 台阶。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举全办之力,突出做好辖区内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着力抓好主次干道、景点、广场、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加快老城区、城郊村、城郊结合部及城区出入口的绿化,推进新修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尤其是当前要抢抓绿化的最佳季节,完成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指标。另外,全面开展“我为醴陵大道栽棵树,我为绿色醴陵做贡献”活动。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该办上下全面参与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来,突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想方设法解决姜岭老街马路市场问题,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程度。重点抓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创建工程,完善卫生基础设施,狠抓街巷环境卫生,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抓好岳汝连接线、醴潭—工业园互通两大连接线,启动玉瓷路、李畋中路、城北一路、寨子岭路四个项目建设,协助做好工业园区电瓷产业园、建筑陶瓷园、汽车配件园、釉下五彩创意园四大园中园和中南建材市场建设和发展,对接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1]
历史沿革:
1985年设黄泥坳街道;因境内有黄泥坳居民区,故名。
1996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6万,办事处驻车顿桥,辖车顿桥、国光、中和、八里庵、新村、新胜、姜湾、姜岭8个居委会。
2004年辖姜湾、车顿桥、国光、八里庵4个社区,五里牌、老龙井、石子岭、姜村、五华庙5个行政村。
2005年,将原板杉乡的横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吴家段4个行政村划入黄泥坳街道;调整后,黄泥坳街道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总面积30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15年根据醴陵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将东堡乡的2个建制村,将板杉乡的2个建制村划归黄泥坳街道管辖,黄泥坳街道改设为国瓷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