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镇
地名由来:表示镇横跨温瑞塘河两岸,地处温瑞塘河东岸堤塘下。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塘下镇上榜。
2022年12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名单,塘下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塘下镇位列第59位。
2022年8月,塘下镇入选2022年度浙江十大强镇名单。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塘下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0月,塘下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3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塘下镇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塘下镇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13。
2020年12月,塘下镇入围第一批浙江省现代商贸特色镇名单。
+查看更多塘下镇荣誉与相关排名>>
塘下镇位于瑞安市的东部沿海,东濒东海,南连汀田,西邻潘岱,北靠仙岩。镇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离瑞安市区12公里,距温州机场18公里,104国道和建设中的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均穿镇而过。全镇下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5多万人。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8.5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8万元,是全国同期的3倍多,工农业总产值107.80亿元,外贸出0货值达5.14亿元,财政收入2.7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8199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瑞安市34个乡镇的首位,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和温州市小城市改革试点镇。
塘下自然资源丰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塘下依山傍水,属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渠成网,物产丰富。全镇有耕地面积5.08万亩,基本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连的农田园林化格局,1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围区正在建设之中,与已建成的7.72公里“五十年一遇”标准堤塘将形成美丽的风景线,成为全省一流的观光农业;淡水河面积5700亩,淡水资源充足,衬托出江南水乡的本色;林业用地面积44937亩,山川常年苍翠葱笼;已开发沿海滩涂面积1132l亩,水产养殖效益显著,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十分广阔。
塘下人文历史悠久,是浙南最先出现的革0据地。明嘉靖(1522?1566年)属崇泰乡四都;民国20年(1931年)设镇,民国32年(1943年)改为乡;1952年8月改为建制镇,1958年称塘下管理区;1964年改塘下公社;1984年改称塘下乡;1985年2月撤乡设镇;1992年6月撤区扩镇,三都乡并入塘下镇;2000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塘下、鲍田、海安、场桥、梅头、罗风等6镇合并为新塘下镇。塘下自古人才辈出,文风鼎盛。先公陈傅良从少为文自成一家,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建有陈傅良纪念棺,参观者络绎不绝;肇平洋,是浙南大地上最先出现的革0据地之一,刘英、李英才等这些党的好儿女,聚集于此,寻找光明,播洒火种,用自已的鲜血染红了浙南大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崭新的今天,他们的卓越成就和革命业绩,为塘下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塘下毗邻名胜古迹众多,景色秀丽。
肇平垟革命纪念馆
肇平垟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县级市)塘下镇肇平垟村。肇平垟是瑞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1926年,肇平垟农民在共产党员林去病的组织领导下成立肇平垟农民协会。19
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旧址
1930年1月30日至2月1日,中共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巡视温州、台州后,在瑞安东区肇平垟共产党员谢景畅家主持召开了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永嘉、瑞安、平阳、青田、乐清、玉环、泰顺等县的-表
石岗陡门
石岗陡门位于瑞安市塘下镇石岗村。始建于北宋,为木石构筑。至南宋绍兴(1131—1162)末年,“屋闸俱坏,独两股岸与沟底以巨木为之,长或三丈,而厚径尺,有屹然存者”,淳熙十二年(1184)知
蒋幼山故居
蒋幼山故居坐落在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海东村东门街27号,为清末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门台、前天井、正屋、后天井及两厢耳房组成,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该建筑为中西混合式砖木结构,楼面结
龟山殿石狮
龟山殿石狮位于瑞安市塘下镇场桥龟山。石狮原置龟山殿山门外左右两侧,清代刻制。作蹲坐式,造型威武,雕刻精细。通高2.1米,石狮净高1.50米。
历史沿革:
古称帆游。
宋学者蔡幼学《宋宝谟阁待制致仕赠通议大夫陈公行状》云:“公讳傅良,字君举,姓陈氏,其先自闽徙温州瑞安之帆游乡。”古代帆游乡有主山名帆游。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帆游山,县北四十五里,东接大罗山,与永嘉县分界,系舟楫要卫。”明嘉靖年间分属帆游乡三都和崇泰乡四都、五都、六都。
《宋史·食货志》记载:“双穗盐场在崇泰乡五都场桥”。
清乾隆《瑞安县志》载,塘下庄属“崇泰乡四都”。
始见“塘下”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罗阳镇。
1917年属东区。
1931年置塘下镇、海安镇和汀川、凤渎、鼎南、典学、蝉墀、鲍田、鲍川、镇源、筼筜、场桥、八水、埭川等乡,属第一区(后改名塘下区)。
1946年合置塘下、鲍墀、树霞、罗阳、海岗、海岛等乡和莘塍镇,属塘下区。
1949年10月置塘下、双垟、鲍田、新华、海安、罗南、梓岙等乡,属塘下区。
1958年9月塘下、鲍田、海安、罗南、场桥等乡改为生产大队(1959年3月分别改为塘下管理区、鲍田管理区、场桥管理区、罗南管理区),属塘下公社。
1961年9月改建塘下、鲍田、场桥、罗南人民公社,属塘下区(1964年6月改为塘下区联社,1972年7月恢复塘下区)。
1964年析置三都、新华、海安、凤山人民公社。
1977年3月撤塘下区的渔潭、罗山、林坑、驮山4公社,其地并入仙岩、梓岙与凤山公社。
1984年4月复置塘下、三都、鲍田、新华、海安、场桥、罗南、凤山乡,属塘下区。
1985年11月塘下撤乡建镇。
1985年12月场桥撤乡建镇。
1990年12月鲍田撤乡建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以三都乡并入塘下镇、新华乡并入鲍田镇,罗南乡、凤山乡合置罗凤乡。
1993年9月海安撤乡建镇。
1995年7月罗凤撤乡建镇。
2000年6月塘下、鲍田、海安、场桥、梅头、罗凤6镇合置塘下镇,辖9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区。
2001年7月原梅头镇域划归龙湾区,形成今之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