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乍镇
地名由来:“麻乍”系彝语音译,即杜鹃花盛开的冲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麻乍乡。(该段引自马勋建《威宁县乡镇(街道)名称来源考》)。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32.7%。辖17村委会。1949年为麻田乡。1953年析设麻乍、德磨、嘎利、耿家乡。1958年撤乡并入黑石头公社。1962年析建麻乍、嘎利、德磨、富乐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1年合并置麻乍乡。产核桃、黄梨、苹果。有小学2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麻乍,在草海镇西南30公里,可渡河支流麻乍河边。人口2250,有彝、汉等民族。海拔1950米。含营脚、海坝、皂角树、张家院子等寨。“麻乍”系彝语译音,意为有兵驻过的地方。为麻乍土目家驻地,故名,一说麻乍意为杜鹃花山谷。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有公路接326国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