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溪镇康里村
2019年6月,康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10月,康里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一)地理位置
康里古称坑里,清同治十年并屏南知县杨宝吾咏诗改坑里为康里。村之东向与垣坑往里和蕉城区淦山村交界,南向至山前坑与善溪村交界,西向至梅洋山与九洋周厝、天峰村交界,北向至横林坑直下透龙井桥与代溪镇之南山、天峰村和寿山乡的白玉村交界。距代溪镇10千米,距屏南城关53公,距屏宁二级公路11公里。
(二)人口资源状况
全村辖康里、文读山、下洋艮、路下、葛藤坪、长坝头、马头艮、黄家山、吾溪里等9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康里,共23个村民小组,573户1859人口。
(三)土地资源状况
村落面积30107亩,其中:水田面积2222亩,旱地面积668亩,林地面积27217亩,森林覆盖率为74.3%。
(四)基础设施状况
已经实现“五通”(通路、通自来水、电、电话、电视),省道303线通往代溪镇所在地的公路贯穿全村,交通较为方便。
(五)社会事业状况
村中所设之康里小学,初设于民国十七年(1926年),早期称翠峰小学,培养出万余名优秀学子,现全村有硕士2名、大学生近百名,中专生(含高中生)达300多名。康里是一个名富其实的耕读传家之村,穿落于村落之间,古朴的民风民俗仿佛置身于农耕时代。
(六)生产生活状况
全村以农为主,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古时以种植水稻、苎麻、棉花为主,男耕妇织,遗留有土砻、水碓、纺织机、织篮、鞋篓、米篓、石磨、犁、耙等农机具。近年,脐橙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县有名的脐橙生产基地,并有无核柿、油柰、柑、桔、桃、黑李等水果。境内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村民们利用其果酿酒,具有醇、香、甜、爽等特点,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已被村民利用的草、根、叶、花等达百余种。村民们自制的芋头面、蛋片、假洋见、秋菊粿、野菇干、豇豆干等特具地方风味。境内的鬓山茶的雾浓、海拔高,水质优等特点,城为屏南优质绿茶的生产基地,茶质特佳。
(七)建筑景观
康里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中有十余座古民居,泥塑、木雕极富特色,以郑氏宗祠为中心,以村中主街道玉带路为纽带,成圆形建筑,村尾设一监湖、郑公祠,山作屏藩树作墙,真正形成“康里”之特色,村中纯居住着郑姓、韩、江、杨、孙,有“乱松荫里慧兰业,三百余家一姓通”之赞誉,村境内有溪底、溪南、梅洋、西家洋、座党、坪洋、大坑、彭厝寺等古村和玉堂庵、白云寺等遗址,有清水亭、玉溪岔亭、回角岴亭、蛇岭寺、龙井桥、圣殿、曲潭、姚乃宫、长福寺、景福寺、大石坂、龙伞树、锣彭石、九曲岭、土主壈、圣王殿、郑氏宗祠、鬓山、公沽局东二区仓库,鬓山显地等胜景,龙井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中古街、古井、监湖、古民居、古庙宇古色古香,民歌、民谣、乱弹戏、庙会等相互交融,独具魅力。村中那些古色古香的明清旧室,彩塑墙饰、神雕木刻、栩栩如生;那石门、土墙、黑瓦历经沧桑,古朴黄雅,庄严大方;那深深的古巷弄、幽静的秦茶盐古道、小桥、凉亭,折射着先民们的聪明才智,那古县界、禁山石碑、古旗杆等碑刻,堪称石刻精品。这里的古民居给人一种自然、舒适、含蓄的意味,体现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康里村附近有白水洋鸳鸯溪、南山漈、闽东北廊桥、屏南文庙、后龙古建筑群、宜洋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屏南老酒、屏南米烧兔、屏南李、一捧雪、屏南夏香菇、鹫红工夫红茶等特产,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屏南平讲戏、四平戏、屏南双溪铁枝、甘国宝传说故事、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