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洞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0:18

地名由来:瓮洞镇原名樱桃湾。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沿河尖山村大坡至泻上组交汇处有一瀑布,瀑布后面有一山洞,树木将周围团团围住,形同一“瓮”将瀑布牢牢围罩,因而得名瓮洞。

2022年3月,瓮洞镇被确定为黔东南州第五批生态乡镇。

瓮洞镇位于贵州省天柱县最东部,地处清水江下游,与湖南省会同县、芷江县、新晃县接壤,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2226人,苗、侗族占人口总数的99%。

自古以来,瓮洞镇便是由湘入黔的门户,清水江吞吐的咽喉。这里历代又为“蛮夷腹心”之地,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几乎每一社会变革的新趋势、新思想无不从这一走廊进入苗侗地区,推动苗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军阀混战时期,这里又是必争之地,军阀在此设立关卡,故有“黔东第一关”之称。

瓮洞镇是清水江流出省境的最后一个重镇,水上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两湖两广及浙江等省商人皆云集于此,从事商业活动,因此,瓮洞镇一直是贵州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近年来,省里为了加快发展水上交通运输,建成以瓮洞镇为中心的货物集散地,省、州投资215万元于1995年建成了全省第二大综合性河港--瓮洞水码头。

瓮洞镇层峦迭翠,林木葱郁,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地上有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大面积马尾松、杉木林、松杉混交林以及次生灌丛草坡;有油脂及芳香油茶资源、油桐、乌柏、白腊树、生漆、香檀等;有特种用材树种樟木、梓木、水杉、银杉;有中药资源上千种,而且有大宗名贵珍稀动物、植物药材,如穿山甲、祈蛇、乌蛇、天麻、杜仲、何首乌、茯苓、桔梗等;有具有抗癌性能的节骨茶和其它特种药材;有野生水果300多类100多个品种;有松磨、滑滑菌、灵苓菌等类资源50多个品种。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显著的是含硅量90R%以上的硅矿储量达3500万吨,其土质可与江西景德媲美的高岭土蕴藏达数亿万吨。

瓮洞镇也是黔东南的林区,其松杉有弹性、质地紧密,因年久不朽久负盛名。桐油含杂质低,折光指数好。全镇有林地面积15000公顷,其中松杉林、经济林8000公顷;薪碳林2000公顷;未成林地1200公顷。利用世行贷款造林1865亩,经济林种类较多,有桐林200亩,板栗林500亩,猕猴桃、杜仲林300亩,柑桔林4000亩,楠竹林1500亩,奈李林300多亩。山区农业开发已初具规模。

瓮洞镇畜牧渔业很有特色。全镇90%的家庭一直坚持传统的养猪方法--打野菜熟食喂猪,猪肉特别香甜,且皮嫩肉酥,肉价在湘黔两省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最低。目前,生猪存栏达30000多头,人均1.5头,近几年,养羊遍布各村寨,有的家庭养羊上.

历史沿革:

昔时,属楚,靖州府时属会同县下岗乡。

明代,属安乐乡三图。

清属三图里。

民国三年(1914年),属第八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新市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瓮洞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北平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更名瓮洞乡。

1953年,改名新民乡。

1955年,复名瓮洞乡。

1958年,为蓝田公社瓮洞管理区。

1961年,建瓮洞公社。

1984年,瓮洞公社改瓮洞镇。

1991年,大段乡并入瓮洞镇。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