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集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1:42

地名由来:韩家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韩家集村而得名。

2023年3月,韩家集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韩家集镇地处会宁中部,位于东经103°2′27″—105°16′28″和北纬35°48′19″——35°57′44″之间,东接大沟乡,南连八里湾、王家庙,西邻甘沟驿,北靠四房吴乡。现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总流域面积1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500亩,总人口为1.74万人。

自然地理 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 山势起伏缓慢,海拔平均在1900米以上,最低海拔1704米,最高海拔2106米,以张家梁、杨柳曲梁、天台堡梁、袁家咀梁、中夹云台川、苟岘、韩集、曹咀川、袁咀川、成四山夹三川的地行,组成了占全乡1/2面积的袁咀河流域。土壤为黄绵土类和黑垆土类,土体比较均匀,耕层可形成一定的结构,疏松、透气性能好,可蓄一定 的水分和肥料,质地适中,土性绵软,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较少,适应于各类作物生长,尤其以小麦长势极为良好,有“米粮川”之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内陆季风性气候,空气中水分较少,降水少而不匀,年平均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且变化较大,丰水年可达400毫米以上,旱年则不足200毫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植物生长期较长,一年一熟。

经济建设 全乡累计兴修梯田 30966亩,完成造林92155亩造林覆盖率达38.7%;退耕面积606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荒山造林31551亩,占“三荒地”总面积35000亩的90%。全乡羊饲养量达到30093只,发展良种猪养殖大户48户,温棚羊牛200户;每年剩余劳动力输出达4000人次,年劳务总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目前,韩家集乡年可支配经济总收入可达6000万元,人均超过3000元。

社会发展 素有“会宁文化乡”之称文化根基深厚,现有2所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1所六年制小学,自恢复高考以来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达512人。已有博士3名。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90%以上,韩集、云台、袁咀三个村部分社开通 了有线电视。连接八里、甘沟的县乡公路横穿韩集乡,境内总里程21公里,2001年竣工建成了袁咀大桥,村村社社贯通的乡村公路网络业已形成,总里程达127公里,逐年在整修上等达标。

唐家寺

唐家寺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谷地场村白坡社尖纸山南半山腰。唐家寺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唐家寺东侧山梁,西至唐家寺西侧山梁,北至山顶,南至公路以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

凌云寺遗址

凌云寺遗址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坪村袁坪社南坪。凌云寺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凌云寺中心为基点,向东北延伸100米,向西南延伸100米,向东南延伸60米,向西北延伸60

云台山崇昌寺

云台山崇昌寺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云台山堡子内。云台山崇昌寺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子内崇昌寺大殿为基点,向东西南北各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年),会宁县设7区,韩家集为第三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5区,青江驿、韩家集合并,称第二区(区公所在青江)。

1949后,原81保改81乡,韩家集为其一。

1952年,划9区,韩家集属第七区。

1955年,合并成9区60乡,韩家集乡属于甘沟区。

1957年,撤区,合并成1镇29乡,韩家集属其一。

1958年9月,全县设10公社,韩家集属其一。

1983年7月,改为韩家集乡。

2016年,韩家集乡撤乡建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