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镇东泉村
东泉村位于莱芜市东北22公里,镇驻地北2.5公里处。在205国道东侧l公里,背倚黄石崖、东邻牛旺泉村。西面靠北苗山村,西北与和庄乡下崖村接壤。全村203户,579口人,耕地面积661亩,山林3000亩,宜林面积1200亩。
据康熙三十五年村碑记载:东泉村原名吴家庄,明朝洪武年间,吴姓人家迁此立村,村北大片山峪叫吴家峪。吴姓只有几户人家,家财颇丰。后来,吴姓渐衰,其后裔也无从考究。只是吴家林坟地较多,有3处,其坟墓建造规模较大,有石门、石柱等文物石迹。墓中有许多殉葬品。以后在村南陆续迁入于家庄、中东庄,形成3个自然村。如今,全村有王、尹、时、李、张、于、黄、代共8姓,而王尹二姓居多。
据《于世谱》记载:于家庄、中东庄均系清朝中叶建村。按地域位置,便于区分,习惯上冠以“上”、“中”、“下”,故曰“三东庄”。其中上东庄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其余两个隶属上东庄。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三东庄属北苗山镇;至1955年,因牛旺泉村归属三东庄管辖。故易名为“东泉村”,于1963年成为独立核算单位;人民公社时期,隶属苗山公庄;1985年撤处并乡,属苗山镇;2001年乡镇合并,东泉村又隶属苗山镇。
清光绪年间,村中二富,朱张两家。朱宝楠拥宅院一处,置田20多亩,家业兴盛,后因子吸毒成瘾,家庭衰败。张佑孔、张佑明二兄弟是远近闻名的富豪。张佑孔开油坊,张佑明建酒店作坊,置地30多亩,雇长工10多人,土地改革时期被划为地主。但张佑明次子张畔英,三子张鸿春早年参加革命,南下作战,建国后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
公路大桥1976年兴建,1978年加宽、加高,是历史上第一次汽车开进村的公路大桥。
为了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东泉村人大搞水利建设,建了拦河坝群。1961年在村东建了水库,1971年-1972年又建了上游水库。1974年,专业队兴建峪口机井一眼。1978年修建东泉水库;2002年春建修长18米、宽15米南河水利配套工程,蓄水600立方米方型水池1个。架线350米,铺设管道350米,完成配套设施。
截至目前,东泉村道路通畅,水利设施齐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1963年由苗山公社同东泉村合办林场,苗山林业站孙站长直接负责,由专业队具体管理。经过20多年努力,打深井一眼,建房5间,修公路5000米,植成材林500亩,成材树3万多棵,成为规模较大的国营林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983年承包到户;2001年拍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产业迅速崛起。截止2002年,运输、养殖、种植等各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964年在下东庄张家住宅办起东泉村小学,1970年新学校建成,由下东庄迁址到上东庄,于恒泉同志为第一任学校校长,宋品三、时华亭、巩学育、王庆福、代玉珠、马桂香、尹玉利、李光福等14名教师先后任教。恢复高考制度后,全村先后有李光福、王庆怀、时昌永、于克锋、黄向东等23名大、中专学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勤劳善良的东泉人民,养育了许多有志之士。张佑明次子张畔英,早年抗战入党,曾任农业部副部长。三子张鸿春,0党员,曾任山东省化学石油工业厅厅长。时俊增、王子敬、王宜端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黄在成、代京利、王其林、李新洲等在入朝作战中,履建战功。时昌明、尹宗福等35人,响应祖国召唤,积极应征人伍,在部队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东泉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