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0:56

地名由来:此地明朝为戍军、垦田屯粮之所,因修建粮仓而得名“大仓”。

2014年7月,大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大仓镇地处巍山坝子北部,位于东经100°11′~100°15′、北纬25°26′~25°27′之间。东与大理市凤仪镇和弥渡县红岩乡接壤,南与庙街镇相连,西与马鞍山乡毗邻,北与永建镇相接。镇人民政府驻地大仓村委会上厂街,南距县城22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28千米。行政中心所在地海拔1 750米。

1954年与永建镇合并成立永建回族自治县,为县政府所在地。1961年10月撤销永建回族自治县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改称大仓公社。1984年改称大仓区,1988改称大仓乡,1996年2月1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大仓镇总面积174.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 468公顷,其中水田1 653公顷、水浇地611公顷、旱地20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0亩。辖大仓、同兴、幸福、小河、甸中、永福、永进、团结、新胜、小三家10个村委会,下设116个自然村、208个村民小组。

大仓镇,关巍公路从镇旁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大仓镇因明代设卫屯田时在此建仓屯粮而得名。民国时期置为北川镇。1956年—1958年曾为永建回族自治县的县城,1958年11月与巍山彝族自治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仓镇历史悠久,自古即为庙街、马鞍山、永建等乡的物资集散中心,驻镇单位有 50多个,集市贸易较为繁荣。镇区中心大仓镇集镇区域面积4.05平方公里,集镇内人口稠密,医疗、金融、供销、邮电、通讯、电力等机构健全。 [2]

大仓镇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民国时期曾有“北川镇”之称,明朝时期为戍军、垦田屯粮之所,因修建粮仓而得名“大仓”。1996年2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十五”期间,被巍山县委、政府确定为巍山北部区域经济中心。1995年4月,大仓集镇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多年来,大仓镇党委、政府在“小城镇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在省、州、县各级大力支持下,进行了集镇规划修编,实施商住新区开发,改造三大市场,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山龙山于图城遗址

该古城遗址距县城15公里,在今大仓镇甸中村公所团山村西面的山龙山于图山山顶的一块大平地上,前临阳瓜江(今大西河),后依大黑山,可望蒙舍川(今巍山坝子)全境,山环水抱,地势险要。根据从元代至清

历史沿革:

1954年,与永建镇合并为永建回族自治县。

1961年10月,永建回族自治县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改称大仓公社。

1984年,改大仓区。

1988年,改大仓乡。

1996年2月1日,撤乡建大仓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