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源街道
地名由来:花源的”源”原为”园”,因境域曾为”明蜀王花园地”而得名。1996年建镇时,将”园”改为”源”。
2023年2月,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认定花源街道为2022年成都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花源街道位列第963名。
2014年7月,花源街道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花源街道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一、基本情况
花源镇距新津县城11公里,距成都市区20公里,境内有川藏路、大件路2条快速通道直通市中心。幅员面积32.6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2万人。城镇总体规划5.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65万人。2005年实现GDP6.38亿元,增长27.2%;全口径财政收入2229万元,增长61.2%,地方财政收入1103万元,增长119.6%;固定资产投资4.55亿元,增长13.8%;引进到位县外资金3.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45元,增加641元;城市化率51.5%。被评为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专项目标先进单位”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二、配套设施
水:镇域内有水压达到0.6兆帕的自来水厂,日供水1万吨,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电:有11万千伏变电站,保障电力稳定供给。
气:天然气可日供20万立方米。
通讯:电话、光纤等已实现村村通,实现通讯无盲区。
学校:占地54亩的标准化中小学,集小学、初中教育为一体,可容纳1200名学生就读;占地220余亩,投资2亿元兴建的民营学校——成都开元艺术大学,集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西华大学禾嘉学院、成都职业艺术学院为一体,在校师生6000余人。
医院:花源镇中心卫生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建筑面积4071㎡,总投资近800万元,设防保、内、妇产、儿、急诊等科室,服务优质,设备技术一流。
三、产业支撑情况
近年来,花源镇按照“以房地产业为支撑的工贸型城镇”的定位,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一是工业产业。花源镇现有工业企业103户,其中规模企业22户。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占GDP比重69%以上。工业企业共安置劳动力2800人,占全镇劳动力36.3%。二是房地产业。目前,全镇引进、在建房地产项目5个,总占地1404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近8亿元,建成后可为城镇聚集2万常住人口。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长乐乡三支。
民国二年(1913年),属东二区四、五段。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二区花关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花园乡。
1950年4月,属第二区。
1954年3月,属第一区。
1958年10月,并入花桥公社,设花园分社。
1961年,析置花园公社。
1983年7月,公社改乡。
1992年10月,并入兴乐乡。
1996年8月,析置花源镇。
2004年9月,兴乐乡并入花源镇。
2009年,增设花源街道。
2019年12月23日,撤销花源镇,设立花源街道,以原花源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花源街道的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