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汪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22:40

地名由来: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张氏迁此建村,名张阿。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氏由李谷堆迁入,因村周围低洼,积水成汪,故改称“张汪”。

2018年12月,山东省文明委推选张汪镇为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张汪镇位于滕州市最南部,辖83个行政村,8.2万人,总面积93平方公里,可耕地7.2万亩。 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5亿元,同比增长24.96%;完成财政收入1404万元,同比增长2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0元,同比增长13.7%。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增长152%,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开工在建项目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总投资2.8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2个。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镇引进项目19个,合同利用镇外资金5.6亿元,增长175%;实际利用镇外资金3.5亿元,增长180%。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镇新增民营企业56家,新增木材加工企业32家,从业人数6500人,注册资金 1.2亿元,实现税收560万元,分别增长122%、136%和117%。建成枣庄市规模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拥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近200家,年加工木材30万方;打响了鲁南名吃——张汪鸭,年加工成品鸭50万只。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新开发小城镇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小康屋120套,硬化镇村道路3.5公里,完成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12.8公里。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建成枣庄最大的西瓜种植基地,种植早春西瓜1.5万亩;种植保护地蔬菜1.5万亩,完成“绿色通道”工程6.5公里,新发展经济林、丰产林1000亩,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大棚两处,新建标准化养殖大棚10个。

坝陵桥遗址

坝陵桥遗址位于滕州市张汪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汉。2015年6月23日,坝陵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张氏迁此建村,名张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氏由李谷堆迁入,因村周围低洼,积水成汪,故改称“张汪”。

张汪镇古为薛地,夏商周为薛国所辖。

战国初,薛归齐;战国末,薛旧地皆为楚;秦属薛郡,汉属薛县,三国时入魏;晋、南北朝属徐州彭城郡,归滕县。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2年),改用保甲法,滕县辖地用八卦统领72保,张汪为离八保。

嘉庆十八年(1813年)年间,将八卦称改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张汪为悌六区。

1931年张汪为第七区薛城乡。

1942年张一汪仍属滕县第七区,改成张汪乡。

新中国建立初期,区划调整,境内仍属临城县第七区。

1950年12月,改为临城县第七区公所,区驻地由临城迁至张汪。

1952年9月,临城县改称薛城县,时为薛城县第七区。

1955年9月,又改称张汪区,区驻地张汪村。

1956年3月,撤薛城县建置,第七区划归藤县所辖,建藤县薛城区,辖欢城、李桥、周楼、张汪、柴胡店、殷庄、龙山7个乡,区驻地驻张汪村。

1958年夏,撤区并乡,境内辖区划分为张汪、李桥两个大乡。

1959年秋,改称张汪人民公社。

1966年5月,改称张汪区。

1969年2月,改称为张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重新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3月,改张汪公社为张汪乡;1984年11月,改乡称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