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河口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3:07

地名由来: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达仁河入旬河口而得名。

仁河口镇位于三县交界之地,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东与本县小河镇接壤,西与汉滨区东镇连畔,南邻本县桐木乡,北交商洛市镇安县柴坪、达仁两镇。仁河口乡为台阶状地形及河谷形,雨量充沛,是典型的北亚热带暖湿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580米,悠悠旬河穿境而过,另有一条来自镇安县的达仁河交旬河于境内东端。仁河口乡政府驻地正处两河交汇口,故名仁河口。

仁河口乡解放前称原生乡,1949年属小河区辖之仁义乡、财旺乡、水泉乡;1958年合并三乡称仁河公社。1984年更称仁河口乡,辖仁河口、元台、二里、桥上、水泉、王莽、瓦屋场、叶家坡、磨石场、枫坪、段家沟、麻湾、方家湾、大安场等14个行政村。1998年由14个行政村合并为仁河口、桥上、水泉、王莽山、瓦屋场、枫坪、段家沟、方家湾等8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003年底,全乡共1869户7076人,其中农业人口6921人,耕地面积13095亩,其中水田645亩,水平梯地6700亩,人均基本农田1.2亩。农业总产值1550万元,乡企总产值9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20元,乡本级财政收入达到38万元,粮食总产量2435吨,油料总产量67吨,人均占有粮食始终稳定在400公斤以上。

乡域经济

仁河口乡区域优越,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由于地处两市三县交界之地,旬河和达仁河交汇流经乡域,历史上仁河口曾是旬阳连通镇安县柴(坪)、达(仁)、木(王)镇的水旱码头,乡政府所在地正处于两河交汇的三角区内,水陆贯通,约有3000多名外乡人口的购销活动常年在仁河口进行。20世纪80年代,随着两(河关)仁(河口)和仁(河口)达(仁)公路开通,仁河口北上可经汉口直通西安,南下沿旬河汉江直达安康。境内县乡公路里程23公里,乡村道路30公里,公路通村率100%,基本实现乡路硬化、村路沙石化。通电话村5个,装机数量192部,乡内移动通信已开通,覆盖集镇及周围4个村,农电入户率达98%,自来水通村率30%,有线电视通村率60%。要想致富,三通先行,仁河口乡因三通成绩显著,全乡共有运输个体户42户,客运、货运、中短运输、工地装载已全部保证,并开通了仁河直达县城、仁河至镇安县城客运线路。

赵长江烈士墓

赵长江烈士墓时代:民国地址:旬阳县仁河口镇桥上村保护范围:墓冢边缘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2018年,赵长江烈士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称厚生乡。

1949年,为小河区,辖仁义乡、财旺乡、水泉乡。

1958年,合并3乡成立仁河公社。

1984年,改设仁河乡。

2011年,改为仁河口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