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林镇
地名由来:相传秦汉时设“官亭”于此,宋代始称官林。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官林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官林镇位列第96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官林镇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0月,官林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3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官林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官林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官林镇位列第86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官林镇上榜。
2014年7月,官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查看更多官林镇荣誉与相关排名>>
中国名镇官林是宜兴市工业经济中心,是宜兴西北地区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商贸中心,镇域面积104.58平方公里,人口7.26万,辖32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镇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2.8万。
官林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史考初建制于秦汉,为官亭,宋时因官宦如林而更名,历来人才辈出,高知遍布大江南北,堪称""教授之乡"",因地处太湖流域,河流纵横,湖、荡、潭甚密,鱼、虾、蟹等无公害水产资源质优味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稳定。
官林镇乘改革开放之东风,以""率先发展""思想为指导,明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动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全镇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迅速扩张,社会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2000年来,工业销售收入连年名列宜兴市榜首,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国家卫生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首批""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计生协会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镇""等。
戈庄双桥
戈庄双桥,位于官林镇戈庄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戈庄双桥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呈L形的大小两座拱桥组成。大桥呈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6级。青石叠砌,桥
官林桥
官林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官新街。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官林桥又名“孙家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西各有台阶23级,花岗石砌筑。桥通
大虞桥
大虞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都山村山北自然村向北一公里。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虞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南北向(南偏东35°),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通长23
历史沿革: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官亭属山(ou)亭侯蒋澄封地。
唐弘道元年(683年)官亭属凌霞院,故改称凌霞。
宋建隆二年(961年)改凌霞为官林,俗称官村。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官林属神安区。
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官林镇。
1915年改设官林市,下设25图。
1929年重设官林鎮,下设10个保。
1930年北代军进驻宜兴后,建立国民党宜兴县官林区党部。
1940年,新四军一支队进入官林,建立官林区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中共宜北区委(包括官林)成立,下设11个党支部。
1949年4月24日,官林解放,9月成立官林区,下辖来村乡、官林乡、都山乡、钮家乡、丰义乡和韶巷乡。
1957年9月1日官林乡、官西乡、官东乡、来村乡合并为官林乡。
1958年9月9日撤乡成立人民公社,在官林鎮建黎明人民公社,直辖官林、钮家、丰义、都山、新建、新芳、杨巷七个人民公社,各村为生产大队。
1964年撤黎明人民公社改立官林区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撤官林区政府和人民公社,成立官林乡、钮家乡、丰义乡、都山乡。
1986年6月撤乡设立官林镇,镇政府驻官林鎮凌霞路109号。
2000年6月都山乡、钮家乡并入官林镇,2004年1月丰义乡并入官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