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3:36

地名由来:三合集原名蚂虾集,后以该集居住的多是张姓、李姓、刘姓人家,而更名为三合集,三合镇因镇政府驻该地而得名。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三合镇上榜。

2022年1月,三合镇被认定为2021年度阜阳市市级卫生乡镇村(社区)。

2020年7月,三合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2019年12月,三合镇入选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三合镇成立于1998年5月,位于颍州区西南10公里,紧靠阜阳飞机场,东与王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阜南三塔镇、柴集镇接壤,北与程集镇、颍西办事处相邻,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46个自然庄、308个村民组、人口3.5万人、8878户。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主题,牢记发展使命,不忘为民、富民之责,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科教强镇、小城镇发展、外向带动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经过全镇上下的努力拼搏,实现了农业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明显发展,招商引资明显见效,华通棉纺织工作、华信铝塑工业等先后入户三合,社会治安明显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正当中部崛起之声响彻江淮大地之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镇党委、政府不甘落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索,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制定了“快发展,奋力崛起”发展目标,理出了“强农、育工、活商、壮基、兴服、重劳务”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结合自身优势,做好发展文章。“强农”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农业摆在首先位置,稳粮扩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东抓蔬菜西抓养,中部种好优质粮,传统优势扩生姜,规模养殖呈异彩,农民收入上台阶”的农业发展构想。在种植业上,一是抓好结构调整提高粮经比例;二是依托阜城带动,发展城郊型经济;三是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扩大生姜、芦蒿规模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四是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畜牧业发展上,突出发展规模养殖,使其成为全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马湖、胡庙等村,建立密集型养小区,计划到2010年建设规模大字400平方米的养牛小区4个、200平方米以上的养牛小区15个、800平方米以上的养猪小区2个、400平方米以上的养猪小区15个、舍内饲养面积1500平方米的养禽小区2个。“育工”,就是通过内部近代潜改造,盘活闲置资产,外借招商引资之力,培育工业,发展工业,助推三合工业发展,力争三年内培育出3-5家规模工业企业。“活商”,就是依托辖区内胡庙、三合两集镇优势,呼应阜阳市建设区城性物流集散中心的辐射,使三个、胡庙两集逐步成为新型农产品和轻工业品的商贸服务中心,农副产品初、深加工、交流贸易中心。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成立三合生产大队;1962年1月成立三合公社;1983年7月复置三合乡,属程集区管辖;1998年5月从程集镇划出,设立三合镇,将程集镇的宁庄、刘庙、新宅、郭寨、井孜、胡老、三合、唐桥、南唐、王大营、赵王、胡庙、马湖、孙庄、掩龙、前湾、任郢17个村委会划归三合镇管辖。

1998年,三合镇辖18个村委会。

2007年,三合镇辖三合、胡庙2个居委会和掩龙、新宅、郭寨、井孜、三星、王大郢6个村委会。

2010年,全镇辖2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