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乡
地名由来:据史料记载,明初先后有耿、申、牛、赵等姓在此定居。因村处平地,四周为山所围,似在圈里,故名。
圈内乡位于临翔区的南部,距临翔区政府驻地37千米。地处东经99o59'00"--100o11'07",北纬23o30'19"--23o42'04",东与平村乡和景谷县相连,西南与双江县接壤,北与博尚镇毗邻,国土总面积301平方千米。全乡下设圈内、坝胡、细博、斗阁、昆赛、宁安、文宁、文远、南赛河、昔木、炭窑11个建制村,90个自然村,186个村民小组。2017年末总户数11147户,有总人口328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757人,占总人口的99.6%。201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0432万元,同比2016年的44642万元增5789万元,增幅12.9%。农民人均纯收入10222元(不含转移性收入),同比2016年的9352元增870元,增幅为9.3%;有19种少数民族,人口密度108人/平方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3.6‰。圈内乡有党的基层组织49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38个,有1073名党员。
圈内乡属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基本特征是四季温暖,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3℃,极端最低气温8℃,极端最高气温30℃,平均气温年较差22℃。最低月均气温17.7℃,最高月均气温26℃。最高峰为雾龙山,海拔2438米,最低点为玉带河与澜沧江交汇处(虎跳石)海拔720米。年降雨量1590.7毫米,年无霜期70天。
全乡主要产业有烤烟、油菜、核桃、茶叶、甘蔗、蔬菜、畜牧及养殖等。2017年末,完成大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00亩,粮食产量8219吨,实现收入3036万元,人均占有粮食250.9公斤。完成烤烟种植22700亩,完成烟叶交售5.55万担,实现收入7532.4万元;完成油菜种植22100亩,产量4863吨,实现收入2455.7万元;完成核桃“三率”管护(全乡共有总数121197)亩,挂果40332亩,产量1249吨,实现收入3123万元;完成甘庶种植4076亩,产量15888吨,实现收入685.6万元;完成蔬菜种植5900亩,产量3901吨,实现收入2340.7万元;咖啡种植面积2052亩,产量66吨,实现收入13.2万元;茶叶面积24100亩,其中采摘面积22914亩,产量1923吨,实现收入3899.7万元;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大牲畜存栏6948头,出栏1535头;生猪存栏59562头,出栏45489头;家禽存栏80210只,出栏160372只,实现畜牧业收入15478万元,比上年增1923万元,同比增长14.2%。
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土归流,属缅宁厅。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寿山乡。
1950年,设圈内、丰阁、昔木、宁安、昆赛5小乡。
1957年,并设圈内乡、宁安乡。
1958年,设火箭公社。
1959年,更名圈内公社。
1961年,分设圈内公社、宁安公社。
1961年,并设圈内区。
1966年,分设金桥公社、跃进公社。
1969年,并设金桥公社。
1973年,复置圈内公社。
1983年,设圈内区。
1987年,设圈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