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镇
地名由来:清初设文井场,因场临文家古井而得名。
2019年,撤销新星乡和罗戈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井镇管辖,文井镇人民政府驻文峰街100号。
文井镇位于蓬溪县北部,镇子虽小,却也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一条主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商铺;身处闹市,感觉街上虽算不上车水马龙却也是熙熙攘攘,是蓬溪县3个省级重点小城镇之一,也是蓬溪县县委、县政府将精心打造的“道教文化旅游名镇”。 “川中道教名山”高峰山自不待言,文井的道缘豆豉和高峰山泉水也被称为“高峰双绝”,是享誉一方的特产;在这块土地上,还先后涌现过地下工作者吕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李泛山等一批优秀人才,可谓人才辈出。
一、地理地貌:蓬溪县文井镇位于东经105°40′,北纬30°52′, 全镇幅员面积66.6平方公里,辖区东邻西充县祥龙乡,南连赤城镇,西接板桥乡、新胜乡,北与罗戈乡、射洪县曹碑镇毗邻,是三县交汇的重要集镇。境内地形属典型的浅区丘陵地貌,高丘为主、中丘次之、低山低丘较少,一般海拔为360-54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3℃, ≥0℃积温6278℃,≥10℃积温5440℃,无霜期达343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60㎜,年日照1470小时。土壤含矿物养分较丰实,粘砂也较适度,森林植被好,覆盖率达31%。有马桑溪、马堵河、金带河三条河流分别流贯境内,其中马桑溪过境流入赤城湖,辖区有水库8座,有29节石河埝,109口山坪塘,蓄水近210万立方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宜居舒适度高。
二、历史沿革:原为蓬溪、西充两县共管,1953年划归蓬溪,区、乡两级政权设在此,1986年-1992年建制单位是文井区,下辖文井、新胜、罗戈、新林、普光、新星、附北七个乡。1992年9月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实施“撤并建”时,将文井区改制为文井镇,由原来的文井、新林、普光三个乡组成。管辖范围为36个行政村,280个村民小组,两个居委会;2003年镇党委政府实施合村并社时,将全镇行政区划调整为23个行政村、280个居民小组、一个街道社区,即:文峰社区、马槽井村、杨龙庙村、花池塘村、映井场村、云台村、高峰山村、白象山村、半边山村、定香寺村、双龙桥村、会仙桥村、新华村、连垭村、黄莲嘴村、莲花村、新寨村、马鞍山村、梅垭村、百恒村、范家沟村、顺天村、赵先村、印盒山村。镇政府驻地文井镇文峰街94号,距县城17公里。在2003年文井镇党委政府进行了国有资产合理配制,将镇政府原办公场地及全部资产划归文井中学,文井小学迁至原文井镇中(2002年8月镇中并入文中)上课,镇政府迁至原文井小学(米市坡)办公。2009年农业人口31357人、9351户,场镇居民8215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三、基础设施:镇内交通十分便利,出行方便,南距318国道线最近距离18km,距成南高速路最近出入口28公里,距达成铁路最近出入站30公里。有直达成都、重庆、广东长途客车,文井至蓬溪全程水泥路面,方便快捷,到西充县、射洪县硬化路面全线贯通。境内现有乡道、村道公路56公里,已硬化32公里,村道公路硬化率达66%以上。水、电、气、通讯、光纤闭路设施五通:自来水、天然气在场镇全覆盖,电、通讯、光纤闭路设施覆盖全镇。
四、农工产品:文井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现有耕地面积3.37万亩,林地面积3.5万亩,是本县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区之一。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7万亩,玉米1.1万亩,小麦0.8万亩,油菜 0.7万亩;主要生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苕、棉花、花生、高梁、油菜籽、生猪、山羊、肉兔。林木主要有柏木、桉树、香椿、国槐、油桐、桑树、竹子、桃树。药材(白果、杜仲),名优水果(桔橙4、7号,柚子、碰柑、金花梨);全镇产业优势凸显,被称为文井三宝的“文井土鸡” 、“土鸡蛋” 、“道缘豆豉”等著名品牌,现已远销成都、重庆、南充、遂宁等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亿元。工业主要有石油、建材、酿造业、页岩机砖厂、实木板材加工、水泥预制件厂等,年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
五、场镇概况:场镇常住人口1万人,镇内现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两所,中、小学生三千多人。学校普九教育各项指标九九年经省、市验收合格;有中心卫生院一所、医疗点36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电视站一个。金融机构两个,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保险营业点各一个。二000年文井镇已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是2015年城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场镇人口达到1.5 万人,乡村公路总长达120公里。商业网点多集中文井场镇,全镇有百货超市3个,个体工商户400余户,年集市贸易额上亿元。
六、旅游资源:境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市县政府批准开放的旅游场所三处:高峰山、定香宫、精忠祠。其中享誉西南的川中名山“高峰山”,距县城25公里,距文井场镇4公里,海拔547米(蓬溪境内第二高点),在山顶至高点可俯视方圆60里范围内的优美田间风光,山上树木葱郁,古柏参天,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实为休闲度假胜地。山上古刹“高峰寺”始建于唐唐贞观二年(682年),续建于晚清,为川中第一名刹而饮誉海内外,殿内楼阁按“金锁八门”、“六十四卦象”纵横排列,深蕴“道妙玄机”,构成迷宫建筑群,在全国宫观、寺庙中实属罕见,享有“川北迷宫”之称,山腰目前尚余有宋、元时期的石砌寨垣残迹4座。民国时代军政要员林森、何应钦、孙科、于佑任、冯玉祥等来此游览避暑并题额30余匾,部分牌匾至今保存完好。近年来被政府定为道家文化场所,宾客如云,系四川三大道观之一。2005年12月22日,号称“天下第一老子”的老君像落成开光,由1998块石头塑成,共36米高,坐落在高峰山西侧山腰,巍峨雄壮,栩栩如生。2005年5月,四川博远传媒有限公司投资上百万元在高峰山拍摄电影《天机》,在全国上映;2010年5月,由“军旅少帅掌门”赵浚凯导演的《旷继勋蓬溪起义》绝大部分场景在高峰山拍摄,这样更增添了高峰山文化氛围和知名度。高峰山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已达2400万元。 另有坐落在文井镇花池塘村的“精忠祠-岳飞庙”始建于清代,后经地方政府倾力打造,现已成为川中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岳飞祠,是纪念爱国英雄岳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城镇配套功能,现正在打造“市环境优美乡镇”和“道教文化旅游名镇”。
高峰山景区
高峰山,又名高凤山,位于蓬溪城北25公里处文井镇高峰村,属文井镇所辖,与射洪、西充二县交界。高峰山海拔高度547米,是蓬溪县境内较高的山峰。山中有寺名为高峰寺(又称广教寺),山腰筑有古寨墙,
岳飞后裔精忠祠
蓬溪五大古镇之一的今文井镇有逾千年的历史,原名文井场,先建老场,老场原属西充(解放后才划归蓬溪县),老场规模较小,只有正街一条,原分为两排,屋檐水逢中均滴入小沟流去。老场有几家大茶馆,一是正
文井云台观
文井云台观年代为清,位于文井镇云台村,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9月3日,文井云台观被公布为蓬溪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建筑外檐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为界。
马鞍山寨址
马鞍山寨址年代为清,位于文井镇会仙桥村,类别为古遗址。2012年9月3日,马鞍山寨址被公布为蓬溪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原残存寨墙(门)外沿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为界。
历史沿革:
民国26年(1937)设文井乡。
1953年设文井乡。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复设乡。
1992年新林、普光2乡并入改置镇。
2019年9月1日,根据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蓬溪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遂府函〔2019〕96号撤销新星乡和罗戈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井镇。